在心里分歧,在表面统一。
从小到大,好像经常要这样做,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不知道晓雯在国外上学,有没有学的直接一点,可以不那么虚伪。
这一次,在晓雯的爸爸面前,我又一次虚伪的隐藏了和他不同的观点。在部队待过的人一定记得一句话“服从命令。”那其实就是说不要讲你的观点。要统一行动,就只能有一种声音。
我们又聊了一会部队训练方面的趣事,就这么结束了。听说在国外投票的时候,家里人会根据自己的观点支持不同的竞选者,我觉得在我们这里会惹麻烦,家里会打起来的,通常强势的一个人一定会要求家人听自己的。所幸,我们没有投票,也就没有了这些选择的麻烦。选择一定会造成一些纠结。
晓雯爸爸对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比较完整的理论,海湾战争那一年他还在重要的岗位上,算是亲身经历者,他也参加了随后的重要改革,做出了贡献。她的苦恼在于,晓雯并不欣赏他做的事。晓雯的思想有点西化,认为军人不能参与政治,这太不符合国情了,还好,晓雯没有按照爸爸的希望进入体制,要不然思想上的纠结会让人无法释怀,那样是危险的。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是晓雯爸爸的忠诚也是可贵的,不管在哪里,这一点都是一个人的立足能力,这样才能够成为可开的人。不管是单位还是组织,忠诚都非常重要。
我们在另外一个事情上也有很大的分歧。
晓雯爸爸希望我们多生几个孩子。他晓雯其中有个男孩子可以姓梁,进入他的族谱。我没有表示反对,实际上我也有点不同意见。
晓雯只想生一个,生一个只能跟我姓是不是。
所以这次我到上海来陪老人家,其实就是他自己安排的。目的也是想通过聊天,看看这个终极目标是不是可以达成,他想动员我,在他看来,我是关键,只要我同意,晓雯的工作容易做通。我是同意的,第一很喜欢孩子,就算没有未来岳父这一个因素,也希望多生几个孩子。
所以,关键在于晓雯。而且我们还没有结婚,现在讨论这个不是太合适。人是会变的,特别是女人,有了孩子之后,思想和风格会有很大变化。我觉得晓雯一个是喜欢孩子的,那么生了一个之后,母性大爆发,再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这时候去做计划没有意义。
最近这些年关于生孩子的事讨论的很多,毕竟是一个大的转折。那些未来计划生育成立的机构还没有撤,说明机构也要转身,那有多难。
机构就不同离开,因为做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会很纠结,跳楼空了肯定也不是选项,辞职也不是,毕竟薪水一直有。
晓雯爸爸的老家,那些人一直只信奉多子多福,他们在那几十年,也是只信多挣钱,多生孩子。
也闹过笑话。当年一个大干部去视察,到汕尾一户农民家去,一进院子,大干部问农民:“你有几个孩子”?
农民回答“一个。”
大干部听不懂,粤语的1和普通话的2发音近似,大干部就
q说两个啊。
农民能听懂普通话,赶紧纠正并举起一个手指头。
陪同的小领导很忙翻译:“领导,是一个。”
大领导一听很高兴,就高声的对着所有人说:“这就是好同志,要树立典型,这就是模范啊。只生一个孩子好啊!”
“只生一个孩子好。“小领导和农民都很高兴,大声附和。小领导恶狠狠的瞪了农民一眼,意思是大领导走了再收拾你。
农民看明白了,这是拿他来演戏,并不落好,明天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他想了一下,那还演什么戏,不如掀桌子,谁也别想好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