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在世时,以“附股形式”投资英美商贾开办的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公开集资时,何东会趁机买入大量股份。
入股后,何东会直接或间接参与这些企业管理,再加以个人影响力,以保障投资回报,这就是早年何家成为香江第一望族的原因。
何世礼这一代人戎马半生,为国流血,压根没来得及发展家族产业,所以在何东去世后,何家人脉尚在,但在商业领域影响力却是在递减。
再加曾祖母张莲觉居士幼信佛教,善根宿植,在香江最早设立的弘法道场──东莲觉苑,所以何家后人也笃信佛教,不问世事,何逑辰父亲就是代表人物。
何逑辰心里早有计划:“祖父,我想接管家族报刊产业,先从《工商日报》开始做起,控制香江传媒频道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立于不败之地后,接着再进入其他产业。”
一边说,何逑辰一边摊开报纸,将自己的计划陈列。
有过日后的经验,何逑辰自然知道报刊、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厉害之处,其实这些行业可以统称为传媒产业。
“要想掌控香江的财富,先要掌控香江人的思想,传媒产业虽然不能帮助我们在商业领域必胜,但却能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何逑辰颇有深意地说了一段话。
何世礼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想涉足传媒产业?目前全港报纸有中、英双文;日、午、晚三时报,报刊共有70家,竞争激烈。”
“销量方面,每日约有百万份报纸出售,香江目前人口数量约400万,相当于每4个人就会购买一份报纸,何家经营的《工商日报》每日售出约17万份,占据17%的市场份额。”
1926年何东接办《工商日报》,经营十分成功,在50年代中期,香江每日售出近45万份报纸,有15万份出自《工商日报》,可谓港媒执牛耳者。
但后来随着《明报》、《星岛日报》等刊社崛起,《工商日报》影响力日渐低落,甚至在80年代中期停刊,实在可惜。
何世礼这番话意思是香江报刊业太多,何逑辰一头扎进去,将要面临激烈竞争。
“祖父,香江报业猗欤盛哉,《工商日报》占据17%市场份额已经是大型刊社,说到竞争激烈,不仅仅是我们,其他报社也面临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竞争中控股其他报刊,控制全港报刊发行量,甚至做最大的报业传媒公司。”
何逑辰觉得竞争反而是一件好事,没有竞争的话,怎么会迸发出更大的市场?
目前的日销百万份报纸还是小意思,到了1989年报纸销量还将飞升到180万份。
以当时全港人口五百五十万人计,平均每三人拥有一份报纸,足见报纸对社会影响力之巨。
目前一份报纸售价约0.3港币,《工商日报》售报17万份,每日入账超过5万港币,加广告刊登收入,报业赚的还真不少。
当然,何逑辰的心思不只报纸,他还要进一步收购电视、电影、电台产业,创立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
全面掌控人类的思想,甚至输出意识形态,这才是传媒产业的价值所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