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随着会议的结束,河洛联盟终于成立了,

这对整个洛河河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洛河河谷地区实现了第一次的真正的统一。

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整合洛河河谷的资源,炎国在小盆地的北部,洛河的南边的一个较高的地段上规划建设了一座新城。

这座城市是整个河洛联盟的共同参与规划建设的,未来将成为整个河洛联盟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会以这座城市为中心形成一个城市群。

这座城市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吸收了大量的洛河河谷中的没有进入农耕文明,人数在千人以下的部落,人口直接达到了5w人左右,成为了洛河河谷中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管理权为炎国包揽,作为代价,炎国也会给城市市民很多的福利。

为了保证这座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城市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那一套。

而为了更好地运行,炎国基本上将段原城的大半人都迁移到了这里,此时的段原城的人口也从原先的将近5k人降到了2k人,处于和宁城、兴城一个水平了。

由于人口的减少,和处于炎国中心腹地的地位,段不凡主导在段原城实行了计划经济的改革。

由于大多数人都带着钱离开了段原城前往了新城,加之市场改革时间并不长,所以改革很是顺利。

现在整个炎国基本上都是实行部门制计划经济那一套了,而市场经济由新建设的新城以及它辐射的整个洛河河谷地区来实践。

这个新城由于其的中心位置,被河洛委员会命名为——河洛城

本来各国是想命名为洛城的,但是由于段不凡的极力反对,最终改为了河洛城。

洛城作为段不凡两世为人的故乡,在他心中还是有神圣的地位的。

在河洛城的建立时,炎国的本土也吸收了大量的人口。

由于炎国向河洛城迁移了大批人口,以及炎国本身的吸引力,所以当前的炎国基本上是把整个河洛地区还没有进入农耕的部落全部给吸收完了,无论是在多深的山上的部落,基本上都迁来了炎国。

甚至还有一些小的农耕国也想要到炎国,但是被段不凡拒绝了,一是这些国家本来就是炎国的囊中之物,二是要让他们继续耕地。

总之,经过两次大的扩张,炎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w,这个是河洛吸收了5w,炎国本土吸收了2w左右。

由于当前的承载力不足,所以炎国将河洛城的5w人迁出了2w到了炎国本土。

这些人也使得炎国的本土人口直接达到了3w,整个炎国的各部门基本上都达到了爆满状态。

如果能够吸收掉这些人口,整个炎国的生产力会更上一层楼。

·········

在河洛城如火如荼的建设途中,整个洛河河谷的市场也逐渐形成了,经过各种货币手段、贸易手段,炎国的商品直接到了整个河洛。

通过商品的交易,炎国逐渐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矿产资源,粮食等各种基础的资源,而随着河洛城的建立,未来的炎国会加大对市场的培养力度,通过以国家为主的资本输出(也就是在各国投资建厂)来培养当地的市场。

以此来达到整个河洛地区生产力飞跃的目的。

现在,在炎国的刺激下,整个河洛地区开始了大基建,以河洛城为中心的各条道路被修建了出来,经过基建带来的就业吸引,形成了强大的内需(也就是通过基建招人给别人发钱)。

从而使整个洛河河谷地区的人民更加的富裕富足,对炎国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这在经济上就会逐渐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这里就又不得不再解释一下了,为啥要给洛河河谷地区的人民发钱。

首先,要放大格局,现在的洛河河谷的人民虽然不是由炎国直接控制的,但是未来绝对是,所以对自己的人民好一点也未尝不可。

其次,这是双赢的局面,这就像是我国现在的一带一路一样,通过对周边国家的市场培养,既释放了炎国现在的过剩产能(也就是当前的铁器、衣服、家具等生产过多了卖不出去),也可以加强对整个河洛地区的影响力,达到经济控制的目的。

最后,可以考虑一下英国对待殖民地的模式,就是通过培养殖民地来达到自己商品输出的目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