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兴霸探营祝大大们蛇年快乐!新年快乐!
夜色如墨,江风凛冽,甘宁立于小舟之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处荆州水军营寨的点点灯火。他身披轻甲,腰间佩刀,神情冷峻而沉稳,身后的几名亲兵屏息凝神,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
自夏口北上以来,甘宁的心情是越来越好。
谁让张允这厮竟蠢笨至此。
以甘宁的眼光来看,张允哪怕畏惧扬州水军,也得在夏口以北二十里处下寨。
虽然这样做容易受到扬州水军,乃至于周瑜所部陆军的进攻袭扰,可问题在于,不如此将无法配合夏口城封锁住夏口地区。
就像现在,甘宁轻轻松松的就越过了夏口,进入了汉江,而且以甘宁判断,即便是万人大军,只要悉数走夏口对岸航道,就不会为夏口城所遏制。
眼下是丰水期,夏口江面也足足扩大了两三倍,夏口城上的投石机已经不足以封锁整个江面了。
自夏口出发后,甘宁一路轻船简从,连甘宁在内,百余人从头到尾都是荆州军的打扮。
一直走到汉川时,才看见了荆州军的大营。
汉川是汉水和涢水的交汇点,西北面还有个大湖,东汉时叫三台湖,三国时改名叫沉汉湖。
此地虽然确实是兵家要地,可却只能做二线防守核心。
若是力战兵败,失去了夏口的控制权,那退至此处继续抵抗才是正理。可张允统帅数万大军,不战而弃夏口,退缩至汉川,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甘宁轻轻挥手,小舟悄然划向敌营。江水在船底轻轻拍打,发出细微的声响,却被风声掩盖。他借着夜色的掩护,缓缓靠近荆州水军的营寨。营寨内,士兵们或巡逻,或休息,毫无察觉。
甘宁目光如鹰,仔细观察着营寨的布局:船只的排列、哨岗的位置、火把的分布,一一记在心中。他低声对身旁的亲兵说道:“左翼有三艘大船,右翼有两队巡逻,中间的主船戒备森严,需小心避开。”
亲兵借着月色赶紧将情报记录下来,留待回去之后秉呈甘宁。
甘宁了大约两个半时辰,在外围将水营给逛了一圈,收集了大量的情报。
不过饶是如此,甘宁依旧心有不甘,回头吩咐道:“尔等且退出两里等我,本将要上岸一观。”
“将军不可啊。”
一众亲兵闻言,俱是大惊失色,齐声开口想要劝说。
甘宁却是虎目一瞪:“我视荆州水军如草芥,张允,庸碌蠢猪也,有何可惧?不必再劝,且听命行事。”
甘宁的性格,亲兵们自然了解。
哪怕甘宁比之原本历史之上的性格要好上许多了,对身边人也有耐性的多,完全没有了原时空里随意处死身边亲随的暴虐。
可说一不二的性格还是留存了大半,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他的个性,并非是在荆州才被转变的。
可以说,除了刘封能够轻易的说服甘宁外,哪怕是苏飞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借着月色,其余十几条小船开始撤离,唯独甘宁亲自坐镇的那条小船朝着岸边驶去。
随着夜色渐渐深沉,江面上开始弥漫起一层薄雾。
荆州水军的营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灯火稀疏,显得格外寂静。
甘宁身着一袭荆州军官轻甲,腰间佩刀,头上未带盔帽,而是绑着一条赤色头巾,一双眼睛锐利似鹰,观察着岸上的一举一动。
等到船只靠岸后,他当先轻轻一跃,第一个从江边芦苇丛中闪出,身形如鬼魅般无声无息地靠近营寨。
营寨外围的哨岗上,一队十人的卫兵正倚着长矛打盹。甘宁目光一扫,嘴角微微上扬,竟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
“啪!”
甘宁一个耳光扇在了荆州军士卒队长的脸上,旋即朝着对方茫然的面容大声呵斥道:“混账东西,值岗睡觉,你是谁的部下?”
队长和两个伍长在睡梦中直接被抽醒,睁眼一看,被甘宁身上的都伯军装给吓的魂不守舍,当即就跪服了下来。
“都伯饶命,都伯饶命!”
甘宁看着几人只是冷笑,也不说话,更是刺激的卫兵们疯狂磕头求饶。
就在对方已经以为必死的时候,甘宁却是突然开口呵斥道:“口令。”
三人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赶忙回答。
只是一个说的是“襄樊”,而另两人回答的是“汉川”,显然一对口令就这么全部暴露了。
甘宁冷哼一声,又训斥了好几句,最后却是放过了这三人。
在卫兵们如蒙大赦,感激不已的情况下,甘宁带着十余个亲兵朝着营内走去。
一路上,甘宁踹了三个偷摸睡觉的岗哨,教训了两个偷懒的巡逻队,堂而皇之的在营寨内闲逛了起来。
营寨内的帐篷错落有致,战船整齐排列,倒是还颇有一些精锐的样子。
只可惜江边的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士兵们惫懒的面容,显然从上到下都没把战事放在心上,甚至觉得远在夏口的扬州军根本就不会前来此地。
甘宁走在大营之中,一边默默计算着岸边的船只数量,一边时不时的进入后勤营帐中点检物资,活像一个认真负责的荆州军都伯。
从后勤营帐甚至是野外露天的栈场上,堆满了粮草、兵器、木材等各类物资,可见襄阳对这支军队的补充是十分到位的。
甘宁迅速扫视了一圈,心中暗自估算着敌军的物资储备。
他伸手摸了摸粮袋,又轻轻敲了敲兵器箱,确认无误后,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纸,用炭笔迅速勾勒出营寨的布局和物资分布。
等到记录完毕之后,眼看着天色隐隐有些发白,甘宁这才大摇大摆的出了营地,返回坐船,顺着汉水扬帆而下,直追自己的部众而去。
江风拂过,营寨内随着天色发白,而渐渐的热闹了起来。
只是并没有人知道在昨天晚上,扬州水军的旅督甘宁已经来过了一次。
甘宁返回之后立刻召来朱桓、陈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