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西方媒体,对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人民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并不在意。

他们在意的,仅仅是那边乱了!

直到第二天。

世界各大主流报纸开始发行。

关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大游行的“诉求”才逐渐被世人知晓。

最为出彩的头条,来自《纽约时报》。

通稿撰写者:记者,兰德。

《纽约时报》:暴风雪下的对峙,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人民为什么要求恢复远东共和国?

这片通稿,详细分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现状……经济状况、腐败状况以及长期以来,被乌拉国联盟当做政治犯的流放之地。

详细介绍了“远东共和国”。

又附着了采访……当地居民认为,多年以来乌拉国联盟都忽视远东地区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状况远远落后于西部中心区,恢复远东共和国行政区域,要求莫科城给与同等于中亚地区的经济援助!

当地“商务人士”认为,支持经济改革,但应该参考龙国经济特区的模式,给与滨海边疆区更大的自主权,恢复远东共和国,作为经济改革试点,是最好的选择。

通稿的配图,是“滨海边疆区最高行政长官谢尔盖”,头顶着警察警棍的照片。

大鹰国的新闻报道,可太喜欢这张照片了,能够完美诠释,现在乌拉国联盟内部的各种矛盾!

今天的报纸一经发售,销量直涨27.4%!

大鹰国百姓,现在就喜欢看乌拉国内部各种矛盾点。

至于恢复远东共和国的诉求,他们也丝毫不在意。

他们关系的重点,是乌拉国又“乱了”!

新型的互联网,也出现了大量的讨论内容。

“跟波罗的海之路相比,这次的规模还是少了点。”

“不过风雪对峙,相互仇杀,看着令人热血沸腾。”

“可惜了,这一次怎么没有看到乌拉国军队的身影?哈哈哈,要是能看到乌拉国军队扫射游行示威队伍就好了!”

“那个最高行政长官看着很年轻啊。”

“是啊,应该在我们国家留过学吧,他身看到了自由的曙光。”

……

其实。

发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游行活动,不消两天,人们的热情就下去了。

毕竟。

最热闹的欧洲,天天都有大活,天天都有新闻!

就比如罗马泥亚,政府、民众的对峙已经达到了极点,随时可能爆发!

纽约。

闲来无事,到星巴克喝咖啡,看报纸的布热京斯基,听到几个年轻人,正在热烈的讨论着当下局势。

他觉得很有意思,便停下来听着。

那几个年轻人争吵得面红耳赤,手里晃着几天前《纽约时报》对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报道。

“为什么乌拉国远东地区不能像欧洲区域一样变得动荡?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样的加盟共和国啊!”

“如果远东共和国能够变成现实,并且持续发生游行示威活动,牵制乌拉国在欧洲的注意力,欧洲各民主国家,就能够变得更加轻松!”

“乌拉国联盟还是太大了!资源太丰富了!应该让乌拉国联盟破碎成几百个小国家!”

“哈哈哈,你在说什么呢?乌拉国联盟数千枚核弹是哑巴吗?”

在一边旁听的布热京斯基,悠哉悠哉的喝着咖啡。

眸光落在墙壁的世界地图。

他眼神里泛着涟漪……从东方牵制乌拉国,肢解乌拉国成为十几个小国家?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天下为棋盘,执黑先行!

白房子已经在部署,如何彻底解决来自乌拉国联盟的威胁,以及应对“两极世界”变“单极世界”的世界秩序格局!

让乌拉国联盟更碎?

布热京斯基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几个愣头青,还在哪里争吵得面红耳赤。

所以布热京斯基才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他们思路灵活,灵光一闪的点子,常常出其不意!

……

(PS:求鲜花、评价、收藏!)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