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已陷入一片死寂,百官瞠目结舌,脸色似笑非笑。
没有人敢相信,包拯竟公然批判圣人。
不但狂妄,更是大逆不道!
一个区区县令,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原本,对包拯已有一丝好感的大臣,瞧着他这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厌恶顿生。
若非当着辽国使臣的面,群臣只怕早就跳起来了。
耶律雄才冷笑:“说来说去,包大人对大地为球体之说,也仅仅停留于猜测,并无实际证据,恐怕难以服众吧?”
“不!包拯有足够的证据论证真伪。”包拯掷地有声道。
“哦?依据呢?”耶律雄才淡漠一笑,若包拯能给出合理解释,大辽就算输了也值得。
“第一,便是方才包拯提出的两个问题。”
“海面的船只先看到船帆,草原的牛马先看到头部。只有大地呈现出一个弧度,才会有如此现象。”
耶律雄才不以为然:“既然海面和大地是一个弧度,为何没人能瞧出来?偏偏包大人瞧出来了?”
“耶律将军稍安勿躁,听包拯把话说完。”
“因大地广袤,其弧度肉眼无法分辨,这是眼睛产生了错觉,此其一。”
“其二,有两个重要依据,昼夜交替以及四季变化。”
百官精神一振,不禁露出好奇。
尤其是沈括,眸光里迸发出一缕精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包拯。
心想,难道包拯在天文地理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
在沈括的印象中,包拯最擅长的是刑侦,似乎并未涉猎天文地理学。
天文地理,这是从古时期便开始研究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机构。
大宋也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研究自然的司天监。
只是对天体运动,尚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水平,并无重大突破。
现在突然听到大地是个球体,委实难以接受。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耶律雄才哈哈大笑,很是不以为然。
“此等荒谬的论调,包大人难道不觉贻笑大方么?”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换乃太阳东升西落所致,与大地形状有何干系?”
瞥了耶律雄才一眼,包拯一边摇头一边叹气:“无知其实是一种罪!”
“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真正贻笑大方的人,不是包拯,而是阁下这位大辽第一勇士!”
说完,包拯没再理会已满脸羞惭的耶律雄才以及一众若有所思的朝臣,转身朝龙椅的赵祯一拱手:
“陛下,臣请笔墨纸砚一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