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康材那些年一直在学校里老老实实的当老师,结婚生子然后平淡过活。他人生的重大转折,就在于新厂搬迁。老师当然是不会失业的,就像柳春一干女老师自然还是会有学生教,只不过是变成了厂里幼儿园学前班牙牙学语的孩子。子弟学校因为搬迁而最终取消了,所有的老师都有了个最终的归宿。男老师进入了厂办或者下到了车间,当然到不了工人汗流浃背倒班那种地步。
怡康材在厂办混得很开,有了一些资源跟人脉之后,他就辞职单独创业了。弄了几台设备跟机器生产跟厂里类似的产品。这种高仿零件,刚开始当然没什么竞争力。
但是日积月累因为价格优势的缘故,有了一些固定的客户,规模也随之扩大,然后通过银行贷款和社会游资维持现金流的充沛跟利润成本的周转,再高薪挖了一些厂里不甘拿死工资的技术骨干,很快厂子就起来了。
很多年后尹仲回到厂里,在城区的周围闲逛。同行的人曾经指着一处还算宽阔颇具规模的厂房,告诉他说这是怡康材自己的公司,据说销路很广,南美北美中东都有客户。
再后来,就听说他发达了,好像有几个亿的身家,仿佛过一段时间又说他没落了,因为产品销售遇到瓶颈,国家政策红利偏重去了别的行业,价格战让同行集体中招哀鸿遍野,很快资金链断裂,厂区荒芜颓败。总之跟很多生活里再没有过交集的人那样,一切都黯淡凋落了,最后音信全无。
住在旧厂区子弟学校小学部顶层的那个教化学的高老师,人生轨迹同怡康材惊人如雷同,只是好像没有婚姻的变故。同样在从子弟学校离开之后去到了厂里销售科,如鱼得水如日中天,当时肯定是这样。
只是从发达到落寞,消退的时间之快,令人咋舌。致命的原因就是健康。健康出现了问题。得意的时候胡吃海塞,然后失落的时候借酒浇愁出现了脑梗,中风,然后在一次彻夜酗酒之后,住进了ICU。
那个时候母亲母亲柳春念叨最多的就是这位高老师了。年纪不到五十岁却需要白发苍苍的,八十岁的老娘每天到icu去帮忙伺候,端屎端尿。家里所有的积蓄,被医院如同海绵吸水一般搜刮殆尽。听说曾经相濡以沫的妻子也不堪忍受离他而去。
家庭财力鼎盛时送去加拿大留学的孩子,早就灰溜溜辍学回国在工厂里苦哈哈的打螺丝,变成了社会底层的牛马,替住在ICU的老爹还着不可能还完的医疗费借款。
所以纵观尹仲所知道的这几位老师的人生轨迹,得出的人生结论似乎只能就是滋味繁杂,迷茫,然后未可知。人生或许有兴旺发达的一天,但是在高处的时候别得意要特别小心,因为有很多隐患支撑着这种岌岌可危的所谓成功与财富。
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泯然众人而已,甚至想平凡过活都是奢望。想来当老师的人也并没有什么所谓太多的过人之处,他们在金钱面前,美色面前,同样备受煎熬,诱惑与蛊惑。
遥想当年他们英姿勃发,在讲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那种恬然自得,尹仲觉得颇为感慨。活着的人生轨迹是多么的不可预知,似乎只有终身的自律跟严谨才能最终躲过那些岁月中无妄的灾殃跟苦难。
尹仲还在崎岖的山路上走着,沿途的风光旖旎。那些熟悉的繁花,灿若云霞,山峦起伏,巍峨壮美,这里是典型的穹窿地貌,深邃悠远,满含韵致,令人身心愉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