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是旗人,其姓是正白旗的瓜尔佳氏后改的汉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鳌拜和荣禄他们那支儿。
关二爷在宣统元年出生,家里行二,比胡涵姥姥她们要大十多岁,今年已经七十了。
这一辈子完完整整的赶上了所有倒霉事儿,身份也从一个上三旗的贝勒爷逐渐变成了城市贫民。
大运动那十年,关二爷家也被抄了,他自己被从东城的四合院赶到了南城宣武的公租房里,直到80年代末才给恢复政策,搬了回去。
前世胡涵就和老爷子关系不错,之后还去东城看过老头儿两回,可惜老爷子没有熬到新世纪,1998年的时候就驾鹤西游了。
他死后,不知道从哪蹿出来一帮子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瓜分了关二爷的祖产四合院。
实话实说,关二爷在古玩方面可是真正的顽主,比后来那些自学成才的网红可强得多。人家从小生在王府,虽然是日薄西山,但总算真是吃过见过。
胡涵挑开竹帘进了门,只见关二爷正坐在躺椅上一个人喝着茶。房子里比较整洁,只不过到处都放满了各种老物件,从瓷器到文房杂物玩意儿一应俱全,跟个小博物馆也差不多。
“今儿怎么有兴趣看你二爷爷这些破烂儿了?坐这儿,陪你二爷爷聊聊天儿。”关二爷对正在到处瞎寻摸的胡涵指了指小茶桌旁边的马扎儿。
“怎么能是破烂儿呢?您这儿可都是好东西。”胡涵傻笑着坐了下来。
“成啊,爷们儿。我听你姥姥说你开窍了,今儿个我得考考你。”
胡涵前世没事儿也爱看那些鉴宝节目或者上潘家园捡捡小漏,不过经济实力一直不行,见过好东西但是从来没真正拥有过。
后来他回忆,对古玩的兴趣可能就是来自这位老街坊关二爷,从小总是拉着胡涵跟他讲这些东西,虽然唠唠叨叨的小孩儿也不爱听,但也算是耳濡目染学了些东西。
可惜那时候他年龄小,没赶上捡漏的好时候。
“来,喝完这口茶看看这茶碗怎么样。”关二爷给胡涵倒了杯茶,递到了他的面前。
胡涵接过杯子,先没着急喝,他仔细看着茶杯的外形。
这是一种被称为马蹄杯的矮杯,上面用五色彩釉画着一个年轻书生正在树下与年轻女子话别,旁边是一个书童正牵着马在等待自己的主人。
彩画线条优美流畅,颜色古朴纯正。
胡涵没着急,他慢慢吹凉了杯中的茶水,分两小口慢慢喝了下去,然后才慢慢转过杯子,倒扣在手上看向杯底。
“嚯,爷们儿成啊,这还懂看底字儿呢?”关二爷一挑眼皮,显然胡涵的举动让他颇感意外。
茶杯底足上有个相距很近的青色同心圆,中间用繁体字写着“大明成化年制”。
开始时胡涵就觉得这杯子很眼熟,看完底款后他便想起,穿越前曾经在一本苏富比的拍卖目录上见过这只杯子,当时的成交价是大几百万港币的天价。
但胡涵看到除了他现在手上的这个,小茶桌上还摆着个一模一样的茶杯,这就是说,关二爷这里有一套两只。
对古董瓷器感兴趣的人都知道,这瓷器要是成套了,那价格可就不止翻一番那么简单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