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工作生活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让王胜文迷失自我,他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化解大运动这个难题。

仅凭他这些努力,完全不能影响到全国的大形势。

落后是系统性的落后,不是在一个领域。光说一个技术上的落后,就是三四十年的差距,工业、农业上的落后更大。

虽然在机械行业,自己正在努力弥补这些弱势,但光靠一个红星试验厂远远不够。

大运动是怎么回事儿?可能至今仍然有些人看不明白:

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人口生育率急剧飙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口,从一九四五年的四亿增长到一九六三年的六亿三千万,增长了近百分之六十。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增长人口,都出现在城市和老解放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徙的现象已经出现。

解放后出生的孩子,到大运动开始之前,已经成年或接近于成年,城市人口已经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导师为什么会对科技人员和教学人员表现出愤慨,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找出解决这些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好办法。

一群没有任何职业和收入的年轻人聚集在城市,而农村劳动力又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又差,会是个什么结果,大家心里都明白。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大运动和城市青年的上山下乡。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只有这两个运动是影响最大的。

而当时我们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力,又不允许我们搞“外贸经济”和“劳务输出”。

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导师的决策是草率的和错误的。

后来的计划生育、房地产大开发都属于大运动的“余震”。

(这段话,只是表达对一个历史问题的个人观点,不同意的可以来批,审核不通过,也可以删除。)

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拼命地写书。

到了十一月份,王胜文平时上了班,除了在车间里转一圈,安排一下生产任务,看看每个工作小组的进度情况,其余时间都趴在办公桌上写东西。

尤凤霞和秦淮茹还体贴地给他端茶倒水。

一本《石油化工技术概论》,是九十年代末的版本。写完一章就邮寄给化学工业出版社,让他们在《化工期刊》上发表。

一本《逻辑电路与半导体》,是八十年代的版本。写完一章就邮寄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让他们在内部期刊上发表。

一本《建筑力学与结构》,是一九九零年的版本。写完一章就邮寄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让他们在“中国建设报”上连载。

《机械原理》已经连载完了,又开始写《材料力学》,还是寄给工业日报社,让他们继续连载。

所有的稿费,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一律由陈雪茹接收。

由于陈雪茹肚子已经很大,于是出现了小酒馆老板娘徐慧珍,拿着手章,经常去邮局替别人领取汇款的行为。

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隔三差五,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汇款,让徐慧珍很疑惑,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问陈雪茹,陈雪茹坚持说就是像汇款单上写的那样,是稿费,不是其他非法收入。

处于对这个“表弟”的真爱,必须把他抓过来和陈雪茹一起审问。

吃完晚饭,把两人招呼进屋里,往桌子上拍下一大把钱: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王胜文陈雪茹莫名其妙地相互看了一眼:

“不是跟你解释过了吗,就是稿费啊,胜文的稿费。胜文带着我到每个单位去的,和人家签了代收汇款协议,人家才把钱汇我这儿来的。”陈雪茹很无辜地解释。

徐慧珍剑一样的眼光看向王胜文:

“你老实交代,到底怎么回事?”

“姐,真是稿费,我们俩骗你干什么,咱们都是一体的,我俩不会私下干隐瞒你的事儿。”王胜文说着,从带回家的手提包里掏出一沓没写完的信纸。

“要不你看,就是这些东西的稿费,我把这些东西交给报社或者出版社,人家在报纸或刊物上刊登了,就会给我稿费,这稿费不是给公家的,是给作者的。你没看到我每天回家,只要有时间就会写些什么东西吗,写的就是这个。”王胜文交代得很清楚。

徐慧珍拿过手稿认真地看:

“弟,我也不懂啊,这东西真这么值钱?”

王胜文点点头:

“姐,比这值钱,他们本来说科技含量高的文章,一个字要给两毛,我和雪茹姐只要了一毛,不信你问雪茹姐。”

陈雪茹也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徐慧珍有些震惊:

“啊?你们怎么这么傻。”

“姐,不是傻,这东西本来一个字给一块也不过分,但是咱们家也没必要跟国家要那么多钱,所以,我们要点就可以了,反正钱总是挣不完的,要多了,被人盯上反而不好。”

徐慧珍仍然不肯相信王胜文的这种操作,看向陈雪茹:

“雪茹妹妹,你说,他说的到底是不是实话?”

“他说的是不是实话我不知道,但是人家报社看到我们去了都是高接远迎的,只要我们把稿子送过去或寄过去,人家第二天第三天就会把汇款单给寄过来。”

徐慧珍看着桌上的钱沉默了……

过了很久,忽然神采飞扬地看向王胜文:

“弟弟,我有个想法,你得支持我!”

“嗯?什么想法?”

“我想不干那个小酒馆了,在家里专心照顾雪茹妹妹,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来写这些东西。”她的声音很急促。

王胜文感觉了一下神识空间里的书籍,发现有一本叫《发酵技术与白酒工艺》的书,是一位白酒工艺大师在二零二零年写的,感觉非常适合于徐慧珍的职业。

于是没有一下就答应下来:

“姐,我在家照顾雪茹姐的时间很有限,不会耽误很多时间,这也是我们俩每天亲昵一下的机会。如果你真想这么干,我倒是建议你过一段时间再从小酒馆辞了。

这一篇我明天就能写完了,你不是在家里自己酿酒拿到小酒馆去卖吗,那我就写一本和酿酒有关的书,你自己拿着去化学工业出版社,以你自己的名义发表,看看他们能给你多少钱。

你现在这个职业,正好适合于发表这样文章,所以你现在必须拿这个小酒馆做掩护,否则咱们就漏了馅了。”

徐慧珍一听,干脆就跑过来坐腿上搂着脖子了:

“弟,酿酒你也懂?”

王胜文搂着腰摸着大腿:

“懂,为了你我也得懂,否则怎么能让我姐出书呢?”

“出书还是登报?”

“姐,我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写,让他们在《化工报》上连续刊登,然后再把刊登过的东西合起来作为一本书,然后发行。”

徐慧珍也不管陈雪茹在场了,搂着脖子撒娇:

“那就是说我可以拿两次稿费了?mia~mia ~”

“是啊,本来就是这样,而且他们如果再出版一次,还得给稿费。

你啊,先不要跟人家谈稿费的事儿,看看他们会给多少钱,这样你不就能证明我们说谎没说谎了?”

“那我要是成功了,你会不会让我不干那个小酒馆了?”

“可以啊,到时候你随便。”

陈雪茹也说:

“弟,在家里这么长时间,我也感觉在家里相夫教子挺好的,我也不想干了,店里那个公家派来的姓范的人,太坏了,处处为难我。

以前是没办法,现在有你了,我就不怕了,以后我只想在家把你和孩子照顾得好好的,不想再管店里那些污七八糟的闹心事儿。”

徐慧珍也把头从肩膀上抬起来:

“弟,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店里那个人更坏,天天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什么活也不干,还像个大爷。”

王胜文笑了一下:

“呵呵,他们可能是感觉公家给他们发的工资太少吧,所以心里不平衡,就使劲折腾你们,把店折腾跨了他们好回街道去。”

陈雪茹眼睛一亮:

“是唉,弟弟你真聪明,一下就想到了他们的小心思。”

王胜文感觉拯救陈雪茹就对了,肯定是大功德一件,原剧中陈雪茹是嫁给那个姓范的公家人的,一辈子过得别别扭扭的。

徐慧珍亲了一口他的脸:

“弟,你说说到底我们该怎么办?”

徐慧珍是个典型的行动派,什么事儿说了,就想去办。

“雪茹姐那边等生了孩子,就去把店里自己的东西收拾一下,股份也别要了,直接把房子租给公家,每月只收租金就可以了。

后院如果公家要租,也把东西都搬这儿来。以后除了房子租金,和公家没了牵扯不就完了?”

徐慧珍有些急切:

“弟,我呢,我呢?”

王胜文反亲了她一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