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人,这是此次头筹,争议最大的两份考卷。”
冯澥扫了一遍,根据字迹点点头,“诗词更好的这个,策论文藻有些欠缺,论点有点高开低走之感,不过也不失为一佳作。”
又拿起另一张,“这篇文章不错,上上之选。”
“大人,这便是争议所在,第一份四书五经和诗词更好,第二份文章更好,不过两者其他方面都不错,只是文章占比更大,所以属下不知如何处理。”
“不是说了吗,难以把握看字迹,当今陛下最看中这个,不想掉脑袋就赶紧排名次。”
“噢,懂了懂了,多谢大人提点。”
冯澥摆摆手,继续品茶,这郓州连点像样的好茶都没有,这次赶紧结束,回到汴京应该能上升不少。
不一会儿,下面几人整理结束,“大人名次已然排好,可以放乙榜了。”
“嗯,这次解元是何人?”
“阳谷县独龙岗人氏,李应。”那人想到什么又补充道,“其父乃是一卖酒商贩。”
“噢,好了,赶紧放榜,准备明晚的鹿鸣宴吧。”
“是大人。”
东南贡院外,桂树开花,十里飘香,聚集了许多人,书生名士,走街贩卒,雅俗同存。
“桂花糕,好吃的桂花糕,吃完把举人捞,瞧一瞧,看一看。”
“你这糕点怎么卖?”
“三文一块,五文两块。”
“平时都是按斤卖,你咋不去抢啊!”
“哎,这位姑娘有所不知,我这乃是举人糕,吃了中举的。”那商贩笑着介绍,信心十足。
“当真能中,可敢打包票。”
“小本生意,姑娘这和参佛拜道一样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掏出仅剩的十文,“给来四块。”
提着糕点来到马车边,“小姐,给,这么黑心的桂花糕,买它作甚。”
张贞娘接过取出两块小块,笑着回应,“剩下的拿去送给李公子。”
锦儿嘟囔着嘴巴,“噢,好吧。”
“扈姑娘,可要来一块?”
“多谢张姑娘。”
此时,李应几人没在榜下挤,只是在一旁闲聊。
“大哥,要不俺冲进去,看看。”李虓看着密密麻麻的人。
“俺也去。”李黑附和道。
“莫急,早晚无所谓。”
“李兄还是洒脱,不像我俩,还是有些着急。”说是着急,李纲表现倒是风轻云淡,自信溢出释然。
“既然已经决定了,急也不能有所改变。”
“大哥,快看,是郭太监。”李虓指了指从人群中大笑而出的郭忠贤。
郭忠贤几人似乎也发现了,不由走来,“怎么,乡巴佬不敢去看?”
“哈哈哈,郭兄,我猜他们知道自己中不了,所以来给你道歉来了。”
“所言极是。”有人点头附和。
“呵,现在道歉来得及,跪下来磕头我就原谅你们的无理。”才怪,现在道歉晚了,等我中了进,你们独龙岗的全部给我进大牢,表面上郭忠贤神色自若。
“李公子,我家小姐送来桂花糕,据说是举人糕,吃了可以中举人。”
锦儿迎面走来,双鬟发髻,有桃红流苏相间,她灵动的双眸正滴溜溜的四处张望,小嘴微微抿着,虽赶不上张贞娘貌美,在这小城还算标致。
“替我谢谢张姑娘美意,也麻烦锦儿姑娘送来。”李应接过桂花糕,瞥了眼对面几个,回头说道,“阿虓,送锦儿姑娘回去。”
“好勒大哥。”李虓高大的身子来到锦儿旁边,“锦儿姑娘我送你。”
锦儿也没拒绝点点头离开。
郭忠贤等人从一开始到离开,便瞪着没移动眼,“这位是哪家丫鬟?”
“确实标致,不像郓州城里的。”
“去打听打听,其主人可能更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