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的真好汉都是耿直性子,今晚说走,明天就收拾行囊。
天色渐明,雾色未开,已是几百号人站在昨日路口,大包小包拖家带口。
“哥哥,此去还请小心,听说西边不太平。”酆泰领着众多小弟于岔路口攀谈。
“噢,荡平河湟四州不过六七年,怎又有战事?”历史上收复河湟四州的说了可能不信,乃是一位大太监,据说不仅身材高大,还留有胡茬。
其实在李应看来,此人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军事能力一般,根本不懂阵法和作战,抢功安插自己人的本事倒是厉害。因为西军本就强悍,只要是个不乱来的,基本都能赢,打得也不过是些土着。
比如,在宣和年间对战西夏时,童贯强迫刘法攻取朔方,刘法劝解无用,无奈领兵出战,遭到西夏军队伏击,兵败身亡。童贯违章指挥令大将刘法阵亡,却隐瞒失败事实,向朝廷报捷。此人能力可见一斑。
“应是西夏那群崽子开始闹腾。”哪怕占山为王,但是家国情怀对于这种汉子却是不会少的。
“行吾已知晓,你将信带回,告知三位庄主即可,他们定然安排妥当你等。”
“好的哥哥,如此,我等告辞。”
“一路保重。”李应拱拱手。
“保重。”酆泰也回礼,回头大喊“弟兄们,向东去哥哥地盘上吃酒喽。”
“好。”群人大喊。
“某看酆兄弟,最后一句才是目的,哈哈哈。”汤隆笑道。
“如此便好,走,去汤阴县。”
一路上倒是安稳,想起如今大观三年,待到明年彗星出现,那蔡京又要被罢相了,距离上次因彗星事件罢相,这是第二次了,不出所料还有两次。
这蔡京真是个人才,评论其是“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却又“见利忘义,心狠手辣”的奸臣,做官做到这份上也是极品。
此人不好以普通法子掌控,心思重,手段高明,没有绝对实力是摆不平的。也就只有趁他明年被贬杭州,才有几分把握,既然要走仕途,不把奸臣拉上车,如何快速上位。
至于如何拉上车,就得看运气了,哪怕是低武世界,李应也不敢保证绝对把握。
一路想着,半日功夫便到了汤阴县城,两人四处打听岳家住处,终于在一处小宅找到。
岳飞先祖原籍山东聊城,时迁至汤阴,世代为农,家境还算殷勤,如今其父应该还未病故。
正想着,汤隆敲门,出来一位十几岁的年轻小伙。面容英俊,无须方正,膀阔腰圆,是个好手。
“你等找何人。”年轻小伙问道。
汤隆后退,李应向前一步,拱手道,“吾寻家师周侗而来。”
“噢,你便是李应师兄?”
“阁下?”虽是知晓这六尺黄巾青年乃是岳飞,但还是得做做样子。
“在下岳飞,亦拜入师门。”岳飞拱拱手。
“原来是岳鹏举,早有耳闻,久仰大名。”
“师兄知我?”心里却是一阵嘀咕,这个字父亲只是私下给我说过,这位师兄怎么知道的?
“哈哈哈,县里都传,岳家出了个神力好汉,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如此英雄怎么不知。”
“师兄谬赞了,乡亲们抬举而已。”岳飞摸摸头,“快快请进,师父正在屋内。”
“好。”几人便进宅内。
屋内两人正在攀谈,坐于首的应是岳飞父亲,如今尚未离世,右侧老人便是周侗。
“师父好久不见,徒儿甚是想念”李应一拜。
“应儿,你怎会来此。”
“师父久未回信,徒儿担心,特来看看。”周侗貌似就是这几年离世,教完岳飞便像完成任务似的归去。
“为师没事,身体硬朗着呢,只是久未饮甘露,嘴里淡得很。”周侗抚须满是想念滋味。
“徒儿带了几袋英雄酿,十里桃花和一夜梨树,不过师父必须节制,不然徒儿不给。”
“当真。”听了前半段高兴得合不拢嘴,又听到后半段,顿时不痛快,看向右方,“哎,我这徒儿就是瞎操心。”
“哈哈,周老有如此佳徒,千里关怀,让人羡慕来不及呢?”岳和笑道。
“对了,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好汉岳和,乃是我新收徒儿的父亲,为人豪爽。”
“过奖,过奖,贤侄坐。”
“见过岳伯父,应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得偿所愿。”只要学会格式,没有什么人际关系是不好解决的。
不过确实岳和确实挺厉害的,为人淳朴善良,尚义气,遇到荒年,常节俭饮食,救困济危,岳飞幼年也受到这种美德的熏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