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理茶山、茶山都有东家的山地,也算肥沃,把山地分了片区,赁于难民,按户人口发地,适合种粮食的便发放粮种,种茶,花果,药材的都可,女眷便教着织绵绣衣,再挑些机灵会算写的做驿站行里,能武的咱收回来做家仕,只是,得先盖一个个的小宅,开荒修路,需些银子”

“需多少?……”祝正德问

“百户便需几千两……”周基庭答着,

“你去统计,这难民共以户为主的多少户,无论多少,拿个数来!”

“修路开山的也需要个几百两,还有,粮食用具都要先放给他们,才能安置下来”周基庭边说着边计算着,

“大共一万文银吧”终于有个数了,

“那就这么办,屋宅莫要太省工了,要结实宽敞些”

这周基庭听了,郑重的起身尊了一礼:

“行道者,为天下之贵,东家德厚心慈,受基庭一拜”

这一万两文银能做什么?一百条大船的价钱,这一船便可载七百石的粮食茶砖!

蜀口埠头,周基庭王管家设了桌子,施粮的草蓬,

三口大锅,下面续着火,一锅里是干米饭,一锅是蘑菇杂菜,另一锅是防寒症药汤,

难民们一拥而上,把草蓬子围个水泄不通,抢饭的竟你推我桑的打起来,这蜀北人不比蜀南矮小,各个都是骨壮肉飙,常年住于寒山,牧牛羊,天生的结实粗壮,

周基庭大喝一声“住手,这是蜀口,各位守好规矩!先后都让你们吃饱,再打,这蓬子便收了!”

王管家看这情景,差人去丁大人那里请些武卫帮着维持,

吴劲带了一队人马手持矛刺枪立了施蓬两侧

周基庭喊一句“以户为单位排队,老少在前,壮年排后,先登录名册,后领食物药水”

难民这会儿便秩序井然一一上前来登册,

“一家几口”

“两个人”

“庚年”

“我老太太七十了,儿子刚满三十”……

就这样,一个个的询着,吴劲在周基庭身边站着,配剑着身,英姿飒爽,威严肃慎看着这一个个来登记的各色难民。

“一家几口”

“一个”

“庚年”

“二十八”这来人虽是破烂的衣衫,却是腰身挺拨,这身上还配着剑,脸庞堂正,一身骨架没一片赘肉,

一旁站着的吴劲听着声音甚是耳熟,不禁仔细打量……

“你……可是”

这正是:凌山滴泉汇四水,金鲟踏浪跃龙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