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见未来?藩王之祸?
朱元璋皱了皱眉,不明所以。
就连太子朱标听到这里也是满脸的困惑,
显然,之前朱雄英也并未对他说起这什么实际数据。
倒像是临时起意。
朱雄英也没有耽搁,继续说道:
“皇爷爷定然知晓,如今朝廷每年需要拿出多少岁入奉养各地藩王吧?”
朱元璋皱了皱眉,仍旧没有明白朱雄英此话到底意有何指,但还是说道:
“每年的俸禄早已定下,亲王五万石,郡王六千石。”
“每年需近一百二十万石禄米,奉养各地亲王郡王八十余人。”
“你到底要说些什么?”
朱雄英只是点了点头,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开口道:
“如今我大明有亲王十六位,郡王六十余位,按照皇爷爷说的年俸来算。”
“细算下来,国库每年要拿出将近一百二十万石,奉养各地藩王与郡王。”
“如今我大明国库,每年岁入约合为两千万石。”
“拿出区区一百二十万石,不说是九牛一毛,倒也确实是无伤大雅。”
“只是,皇爷爷可曾想过未来?”
此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登时一怔,
隐约间好似也抓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地方。
朱雄英没有理会两人神色有变,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未来,那些亲王与郡王可是要繁衍子嗣的。”
“就算每个王爷一生,只生区区五个子嗣。”
“那每一代的宗室宗亲数量,也会呈倍增长!”
“第一代,亲王十六人,他们开枝散叶下去。”
“第二代,亲王十六人,郡王八十余人。”
“第三代,亲王十六人,郡王四百余人!”
“假若将来亲王爵位能一直正常传袭下去,那便可暂且忽略亲王的数量,只算郡王的数量。”
“第四代,郡王便达两千人,第五代一万人,第六代便是五万人,第七代二十五万人,第八代,一百二十五万人!”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已经逐渐瞪大了眼睛,眸光震撼!
“皇爷爷现在是三世同堂,等孙儿再长大一些便可娶妻生子,早早诞下子嗣,让皇爷爷得以四世同堂,也无可厚非。”
“如此一来,不等皇爷爷百年西去,大明的郡王数量,便会逐渐增长到两千人。”
“单单只是奉养这些郡王,朝廷每年便需要拿出一千二百万石禄米。”
“再加十六位亲王的八十万石,皇室宗亲的供奉,文武百官的俸禄,各地军队的粮饷,朝廷必要的开支....”
听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再往下想下去。
单是传承到第四代,要奉养这数量庞大的郡王,就几近让大明国库濒临赤字!
若是到了第五代,一万名郡王.
朝廷每年便需拿出六千万石禄米,来奉养这些郡王!
六千万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