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沿着铺设好的水泥路,观看着沿途的一些平整地带,那里有种植农作物,有些地方也在养殖畜禽,大部分是沈进的产业。
小部分是城里有钱人购买了幼仔和种子,请人管理,批量种植和养殖。
这些是保障所有人的温饱,不可能完全靠系统购买粮食和肉类。
现在系统还有几千吨大米,还能满足十个月左右的食用。
车辆行驶了数公里,一路观看,很多地方经过开垦,拥有大量的种植面积和使用面积。
有些太过茂盛的山脚区域或地势不好之处,或有沟壑不平,直接用挖掘机和推土机平整。
经过统计,人均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6亩,旱地人均面积达到了4.2亩。
这样的量,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大量的剩余,用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沈进在勐拉城的大量举动和做法,已经传到了景栋和周边城市,那些地方的势力,好奇之下,纷纷派人前往小勐拉了解情况。
那些来人抵达拓宽的山路,看见平整无比的地面,以及正在施工的工程器械,一个个惊诧不已。
即便是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和运输车辆,先进性和功率方面,远远不是这个时代的工程器械可比的。
一路往前行进,许多人看到了大路两边有太多种植作物,纷纷驻足观看,有个别人甚至拿出了相机拍摄照片。
一些人开车抵达铺设水泥路的机械设备,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缅国何曾有过这么先进的机器工具,还有那些水泥混合物,铺设的速度很快,机器徐徐前行,就平整了。
早前铺设的地方,已经风干了。
人踩踏在面,毫无痕迹。
更早之前铺设路面,车辆行驶在面,平稳又舒适,车辆不经意加快了许多。
一些人留意到了公路的宽度,单向是双车道,双向就是四车道,中间花丛间隔起来,左右两边的公路,划出了黄色线条,中间单向车道划了一段段白色的线。
他们感到无比的新奇。
最有感受的是司机,在路行驶,发现无比舒服和惬意,车速不自禁的提了来。
沿途,也有一些路人,走在公路的黄色线外面,那里预留了一米多的宽度,丝毫不影响到过往的车辆。
“这条水泥公路很不错,缅北区域怎么会有这样的公路?”
“谁那么大手笔,花费大量的钱财建设这些宽大的公路?”
“据闻小勐拉城的新首领,沈进,在不断改变缅北地区,这家伙是什么来历?怎么突然间在缅北地区崛起,他的青龙步兵师,横扫了很多城镇,没有遇到丝毫的阻拦……”
一辆小车,几个人在热议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