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几日,大家依旧是在家里面,给房子上瓦片,粉刷墙面,把那院墙也给补了补。
杨大娘种下的那些菜种子,没几日也开始发芽,家里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屋子,杨大娘杨老爹带着梅子住在中间的那间主屋,那间屋子最大,门也是有两扇的。
以后要是梅子长大了,将中间隔断一下就是一个单独的房间,东边的这边是杨林住,西边那间就是杨树和宋月的卧室。
东边那间原来不知道是杂物间还是柴房的屋子就用来当杨老爹的工作间。
等到杨老爹开始给家里做床打柜子的时候,外面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前些日子杨大娘还会每天出去一趟菜市场,买些新鲜的蔬菜,顺便跟菜饭讨要一些没用的烂菜叶,回家喂鸡和骡子。
这几日市场上的人越来越少,本来每天都是人挤人的街道只有零星几个摊子还在摆着。
听说西市那边的铺子也大多数都停止了营业,大家都躲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城外之前发热的人都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等各种情况,接连有老人和小孩扛不住死亡,官府封了城门禁止出去,也派了大夫出去治疗。
街上的巡逻队还是每日都会在街上巡逻,有什么消息会在巷子口敲着锣宣告当日的情况。
期间有一日就说,城北的门口有药局开始免费施药,家里的人要是有开始出现发热情况的可以去城北领药。
又过了几日,宣告再响起的时候,告诉大家目前这种病情没有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家里要是有人发热好好照顾不必担心,病因还没有找到。
这个时代得病了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钱去进行医治,这里也没现代那种那么精密的仪器,所有的情况全靠大夫凭经验判断。
所以就算是官兵宣告了不会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大家还是很谨慎,除非真的很缺物资了,不然也不会出门。
杨家早早就备齐的家里的东西,家里的糙米红薯和玉米面,够她们吃上小半年的。
就在有一日早上,有人敲响了杨家的门。
“谁啊?”
不知道在这时候谁会来敲门,她们才搬到这里,没什么认识的人。
“我是你们对门那家的,想来问问你们家有没有多余的治退热的药材。”
听到外面的人这样说,杨大娘才谨慎的将门打开了。
只见门外站了一个年纪和杨大娘差不多的妇人,脸上满是焦急。
那妇人开口解释,“我夫家姓赵,叫我赵婶子就姓。我的孙子这几日开始发热了,可是城里药铺都已经没药了,他还年幼,怕他扛不住,也是没法办了才来问问街坊邻居有没有多的药。”
宋月最早进城那日去药铺买过两副退热的药物,杨家人也没人出现发热症状的,匀他们一副倒也不是问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