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我是让李部长约了报社,到南繁基地来,可是没有说要报道橡胶新品种的事情!”

“我是想让记者来报道一下,新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你看看这几次,咱们在大田里种出来的水稻,产量很高!”

苏平纠正了一下沈丹宁的说法。

然后兴奋的说起水稻的产量。

“苏教授,都是在同一个基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为啥只报道水稻,不报道一下橡胶呢?”

“难道就是因为橡胶树苗,现在还没有看到产量嘛?”

沈丹宁带着三分不高兴。

几分愠怒的说道。

苏平愣了一下,收起兴奋的笑脸,转过来看着沈丹宁。

“你是不是傻啊,你以为我闲的没有事情做嘛,非要报道一下新品种水稻!”

“你这一天天的,都想什么呢?我这不是马要到农业部,负责推广新品种水稻了嘛!”

“我得让报社给我造势,宣传一下,好让更多的农民,提前就相信,我要推广的品种!”

“你不知道,我以前在山东,推广棉花的时候……”

苏平撇了一眼,鄙视的眼神。

随后讲起他在山东推广棉花,遇到的困难。

半个月后。

李部长约的记者,全都来到了南繁基地。

有新华社、人民日报、青年日报等大报社。

苏平带着摄影师,把实验室里培育的水稻苗,拍了照片。

然后,又带着摄影师,到户外大田里,拍了照片。

还把高产水稻和多年生水稻的亩产量、生长周期都做了介绍。

采访结束,三天后。

南繁基地的新品种水稻,迅速让全国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报纸的报道,没有南繁基地的电话。

有好多人给报社打电话,要到了南繁基地的地址。

一周后,邮递员来到南繁基地,整整送来了126封信。

全是来信询问新品种水稻的。

有人问能不能邮寄水稻种子。

有人问水稻能不能在他们家乡种植。

还有人问新品种水稻,产量是不是真实的,能不能参观南繁基地。

最神奇的是,在邮递员送信来的当天下午。

有两个人,来到南繁基地。

基地的守卫战士,打电话给苏平。

“苏教授,大门来了两个人,他们自称是湖南的省长,还带来了介绍信!”

“你看看,要不要放他们进去啊?”

电话里,值岗的战士问着苏平。

这一刻,苏平愣了一下。

“那让他们进来吧,带到会议室里去!”

苏平想了一下,回复门岗。

不一会儿,苏平来到会议室里。

他看到有两个人,一个年纪大一些,看去很像一个领导。

一个年纪很年轻,看着像是跟班或秘书。

“你们好,二位,我是南繁基地的负责人,我叫苏平!”

“请问二位,是从哪里来?有什么事情嘛?”

苏平走进会议室,主动和来人介绍起自己。

两个来人,看到脸立马兴奋起来,疲惫的样子,一下子没有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