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还有棉花,是他主要的推广作物。

苏平按照延安推广新品种谷的经验,怕老百姓担心交不公粮的问题。

他同样给出政策,凡是种植新品种玉米谷子的,亩产量达不到300斤以,不征收公粮。

棉花的推广计划中,也是同样的政策,棉花亩产量达不到200公斤以,种棉花的地,不征收公粮。

苏平召开农业厅的会议。

然后,选定了三个试点县,推广玉米和谷子。

县农业局的人,下到村里,把政策一讲,报名种植新品种的人家,一拥而,把名额全抢没有了。

最后,又选出两个试点县来,推广棉花种植。

新品种棉花种植,是苏平最关心的作物。

他亲自跟着县里农业局的同志,下到村里,宣传政策。

村后边的打谷场,全村老少,都被村支书给召集来了。

“老乡们,同志们,我是咱们省农业厅的厅长,我叫苏平!”

“我今天来咱们村里啊,就是为了推广这个新品种的棉花,为什么说它是新品种呢?”

“因为这个棉花,它的产量高,一亩地可以拾200公斤以的棉花!”

“而且我们省里还有政策支持,凡是种棉花的地块,如果棉花产量没有达到200公斤以,那么省里就不会征收这块地的公粮!”

苏平站在人群的中心,看着老乡们。

把省里给出来的政策,讲给大家听。

苏平以为,这政策讲出来,会和推广玉米谷子一样,有很多的人纷纷的响应,要报名领取种子。

结果,村里的老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交头结耳,嘀嘀咕咕的商量起来。

苏平看着大家的脸,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脸写满了犹豫。

“苏厅长,俺们村也有棉花地,可是俺们种的是洋棉花,伺候好了,也就是40公斤的籽棉!”

“你说的这个棉花,也太厉害了吧,亩产200公斤的籽棉,这也太多了!”

“我们都不敢相信啊,你这个棉花是哪个国家的,怎么比米国棉花还厉害!”

有一个老农模样的汉子。

站出来,把心里的疑问说出来。

他脸的凝重,写满了对苏平的不相信。

听到了这个话,苏平笑了笑。

他不怕农民怀疑,他就怕农民不说话,只要把心里话说出来。

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

“老乡,我可以非常认真的告诉你,我所说的这个新品种棉花,是咱们仲国人培育出来的,不是哪个外国的棉花!”

“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保证,再厉害的洋棉花,也不如咱们自己的棉花产量高,去年报纸,报道新品种谷子、玉米,大丰收!”

“我可以告诉你们,报纸报道的那个玉米和谷子,都是我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这下你们该相信了吧!”

苏平笑呵呵,把新品种棉花的来历,告诉大家。

并且把报纸的事情,都搬了出来。

这时候,又站出来一个年轻模样的庄稼汉。

“厅长同志,我就想问问你,如果俺们收了那么多的棉花,到时找谁卖去?”

“如果卖不出去,那我们这一家人,总不能去吃棉花吧,棉花这东西可是不能吃啊!”

“还有啊,这棉花种出来了,如果卖不价格怎么办?那我们还不如种庄稼呢,好歹有个粮食吃!”

年轻的汉子,把他的担心全说出来了。

其他围着的老乡们,有的点点头,有的也跟着附合一声。

这个问题,苏平在来之前,还没有考虑过。

棉花不是庄稼,它是经济作物。

如果换不来钱,或是棉花的价钱太低,老乡们就没有钱买粮食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