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须藏拙,之前将军锋芒过盛,又得太后信重,难免为众人所注意。归京之时必有贿赂,将军当全盘收受,不务正业以放松众人警惕。”
“如此方可于关键时,起兵而动抢占先机。”
“十常侍无后路可言,又树敌众多,必会狗急跳墙,大将军依仗颇多,反而难以下定决心,死期不远矣!”
“所以第三条,一旦事有不虞,将军需要以雷霆手段为大将军报仇,进而掌控禁军核心,而后方能占据大义,与董卓一战以待后变。”
“至于第二条。”
荀攸看着曹昂的一些政务草案,眼中则满是惊艳之色。
“主公大才,文韬武略竟有如此造诣,其中部分构想就连荀某都大受启发,但是...”
“在某看来,这第二条是主公最不需要担心的!”
荀攸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全然不似刚来时锋芒收敛的样子。
“听闻高祖刘邦入关中时,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废除了其他严苛刑罚,遂得到了秦地百姓民心。”
“如今草创之际,主公亦当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应简约刑罚税赋,明正典刑,方能散去百姓心中惶恐。”
“杀人者死,偷窃或危命者罚,以工代赈,赏罚分明即可。”
“至于详细的事务,荀某来此自是为主公分忧,若任命的人才能不够,那是主公的错误。可若办事不利,那就是我等臣子的问题。”
“是故给荀某三天时间,这些政事某必定理清,主公不必忧愁!”
“至于第三点。”
荀攸沉吟了一下,而后指着洛阳以南的方向——南阳郡。
“南阳郡靠近雒阳,此地乃大汉第一大郡,随遭受黄巾浩劫重创,依旧有百姓百万计。”
“南阳乃大汉粮仓,其郡治宛城又富庶异常,再加太守羊续出任太常卿病逝,此刻的南阳正是无主之地,各地叛乱不休,民心未定。”
“而荆州刺史张睿软弱无能,为人又贪婪不堪,为荆州世家裹挟,几乎威望全无。”
荀攸眼中闪着亮光,目含期冀地望向曹昂。
“只要主公能立下寸功,即可让何太后表举朝廷,任命主公为南阳太守,携一支强军南下。”
“如犂庭扫穴,剿平当地叛乱,即可坐拥一郡三十七县两百万百姓。”
“此虽为四战之地,却另有优势。”
“南阳进可威慑雒阳,和桃花源互为倚角之势,震慑朝野,钳制京都,退可南据荆州,以期天下大变。”
“此地向西,乃是汉中平原鱼米之乡,进而封闭川蜀门户,东连豫州乃主公家族兴旺之地,则大事可期矣!”
曹昂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和自己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起身赞道。
“子脩得先生,如高祖遇子房,幸得先生不弃位卑权低,某喜不自胜,如鱼得水啊!”
“今日桃源之策唯你我二人知晓,日后当扫清寰宇,定要让天下知道我们的志向啊!”
荀攸俯身拜倒在地。
“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