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切得太多在肝切除手术中很常见,但如果真的切得太多,那对主刀医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而且这也可能影响两位资深医生对林帆的印象。

陈冲也显得不耐烦,“快说完,年轻人说话还喘得这么重。“

护士继续说道:“但病理科的田主任表示,林大夫切得非常完美,几乎是贴着病变部位进行切除。他还说在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病理检查中,还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肝肿瘤切除标本。“

护士的话刚刚说完,赵军心中大喜,而两位主任的脸也露出了微笑,眼中甚至有些欣慰的光芒。

“拿一号可吸收线。”

林帆没有多说废话,他要处理的是肝切口还有几个冒血的大血管。小血管已经被电刀电凝止血了,无需额外处理,但大一点的血管需要缝合。林帆的血管缝合手法虽然有些粗糙,但赵军看得差点恨不得自己去。他认为一个能够如此完美切除肝肿瘤的医生,却在血管缝合表现不佳,让人有些受不了,尤其对于那些有强迫症的人来说。

然而,陈冲却看到林帆的缝合技术后笑了。他认为这才是林帆这个年龄段医生应该具备的血管缝合技术。对于年轻医生来说,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技术反而可能让人无法教导,不如稍微有些粗糙,这样还有提升的空间。

赵军祝贺陈冲说道:“老陈,恭喜了。“

陈冲回应:“同喜同喜,林帆是我们急诊的。“

急诊科一直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恶性循环导致医院很难改变急诊科的地位。医院需要有更多的外科手术来提高收入,但急诊科缺乏人才和资源,这导致了急诊科的困境。陈冲一直致力于改变这个局面,但挑战依然严峻。医生的要求越高,医院的福利待遇也就越高,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医院难以招揽到更多的优秀医生。这种恶性循环对急诊科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陈冲一直努力寻找改变这个现状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急诊科的地位和吸引更多的医生加入。

在林帆处理肝切面和血管缝合的时候,赵军突然嘿嘿一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想把林帆交给您带怎么样?“

虽然赵军并不讨厌林帆,因为他是个天才,但赵军明白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分一部分手术给林帆会浪费他的才华。赵军每周只能拿到有限的手术机会,如果再分给林帆,可能会影响他自己的绩效,这也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包括房贷和购车计划等等。

林帆听了这话,有些不满地抬头看着赵军。

“我不就是血管缝合的有些粗糙吗?可是血管缝合初级我也没办法啊。“

赵军低声回应:“看什么看?陈主任做你老师你还有意见?“

林帆不能说自己不愿意,但是他实在不想失去赵军这样大胆的老师。赵军让他在急诊工作两天就给他主刀,这种胆大的老师难以找到。此外,陈冲作为急诊科的行政主任,可能非常繁忙,如果林帆换了个老师,那可能会让他在手术机会受限,这也让他感到尴尬。

林帆一边处理血管口,一边回应:“老师有点舍不得你,当然陈主任非常好“

赵军马反驳:“屁话,一边去!你才来急诊几天,加之前轮修,我们相处的时间还没超过一个礼拜。你还能对我有感情不成?我们都是急诊科成员,只要你承认我这个老师就好了。“

赵军不断强调,生怕林帆误解他的意思。他还担心林帆会想着占用他的有限手术资源,但实际,不是赵军不愿意培养林帆,而是手术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两人的需求。赵军希望林帆能明白这一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