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斋兄,你是留学过,出国考察过的。
你应该知道,如今国内的发展距离国外的鹰酱老美最起码也是差了百年。”
“时不我待啊,所以我赶紧的命令前沿部队停止攻击,邀请革命党来我长安城和谈,共商国事。”
郭时斋又不傻,他看得出来,李昆说的是真是假?诚意与否。“好,既然督军有心发展,那有何计划?”
“我已经邀请俊臣先生来担任教育厅厅长。”
毛俊臣是清末关中学者,曾先后在关中、味经二书院主讲历史、地理学。
受业弟子很多,最著名者有髯翁先生于伯徇、现在陕北护国军统领胡笠僧、国内第一所水利学校,金陵河海工程学校的校长李宜之等。
后入政界,官职为关中道尹。
他可是大教育家,郭时斋虽然有名,但是面对这种前辈,也得恭恭敬敬。“没想到李督军竟有如此气魄,请得俊臣先生出山!看来我三秦教育兴旺指日可待!”
此时,他已经相信了李昆确实想要发展。
要是陆郎斋那种人,毛俊臣可不会出山。
“若不是宜之兄在金陵办学,我都想委任他做西北水利厅厅长。”
“咱们西北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现在急需兴修水利灌溉土地。”
“时斋兄的水利谭,我可是拜读已久。
兄若不弃,吾愿以三秦省水利厅长委任,同时开始水利勘察,”李昆毫不掩饰自己对革命党人的看重,哪怕自己和他们的政治理念不同,但都有一颗强国的心。
他明白,民国不需要皿煮,需要的是专政。
只有专政,才能把五亿人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郭时斋很动心。“罢了,我们革命,不就是为了造福三秦百姓?”
“不过,督军大人可不要食言,拿大饼忽悠我老郭。”
“放心吧,我李昆何等样人?怎么会失信于人?
真当我是孙大炮?”
李昆傲气凛然的说着。
郭时斋选择性的过滤,又说起护国军。“那么护国军如何处理?”
“很简单,愿意听话我给他一个旅编制。
另外,陕北榆林道道尹交给井文渊。
北部的人事,财务你们自己分,我不管。”
李昆这话,显然是把榆林道当国中之国了。
不过他的几个旅开始整编,但是也没有力量去攻打了。
子弹都要耗空了,总不能打的一干二净吧?
自己这边无力进攻,同样陕北也无力南下。
凭借两个道,而且还是三秦省精华的关中,汉中,同时发展他也不行啊。
比拼底蕴,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不过陕北那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没办法改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