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内。
燕王朱棣拿着一封书信,给了一边的和尚,这和尚一身黑袍,法号道衍。
“大师,这事你怎么看?”
道衍和尚接过书信,一字一行的看完,又将书信收好,放在身边的茶几之。
手捻佛珠,好一会才开口道:“此事倒是颇为蹊跷。可根据信中所言,此人定是雄英皇孙无疑了。”
朱棣点点头,认同道:“如果不是大哥血脉,定不会如此相像,又有御赐玉佩,这事算是无疑了。”
语气中满是不甘。
道衍哈哈一笑,安慰道:“殿下,何必为此事烦心呢?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师,此话怎讲?”
“皇长孙此刻现身,如果不是为了储位而来,还会有别的可能?而鹬蚌相争……”
燕王朱棣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试探的问道:“大师的意思是,本来的死局,因为雄英的回来,或许有破局的可能?”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并未说话。
燕王朱棣,昂头看天,半晌,低下头有些丧气的说道:“雄英自幼便亲近于我,如果他能继承大统,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道衍和尚听后,摇摇头,叹气道:“殿下果真不想做一做渔翁?”
朱棣摇摇头,说道:“父皇铁了心要大统传于大哥一脉。”
说着手指在茶几之划了一个圆圈,说道:“我早已在这圈外了!”
道衍和尚并不放弃,继续说道:“可殿下想过没有,如今藩王重兵在握,那是陛下的意思,可等大位易主之后,这兵权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催命的符咒啊!”
燕王朱棣摇头苦笑,“大师所言,我都知道,可如今储位已定,就算雄英侄儿回来了,那又能如何?
储君之位,兹事体大,当初父皇在我和太孙之间抉择,已然作出选择,雄英这次回来,怕是掀不起什么浪花。又哪里会让我做了那个渔翁?”
道衍和尚畅然一笑,说道:“看来争储失败,于殿下来说打击还是过重了。”
道衍和尚说罢,就朝门口走去,此时朱玉快步走来,急声道:“殿下,紧急军报!”
燕王朱棣闻言,沉声道:“说!”
朱玉:“侦骑来报,小股北元骑兵已越过长城,目标有可能是宣府。”
燕王朱棣又问道:“有多少人马?”
朱玉回道:“目前所见不过三股骑兵,每股不过千人。”
燕王朱棣:“这是冬天粮食吃完了,又想来抢了?”
朱玉回道:“对方只有轻骑,未带辎重,想必是如此。”
燕王朱棣:“八百里加急,速报兵部,归拢兵马,随时准备出战!”
……
老爷们,求评价!求评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