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注意到他神情的变化,没说话,拿起一双筷子,双手递到衍济面前。
衍济也不推辞,接过筷子,先夹起那油绿如玉的青团咬一口。
青团软韧清甜,入口生香。
香淡而悠远,似春风从远方而来,又朝远方而去,虽未停留,却已有它痕迹。
豆沙馅细腻绵柔,香甜醇厚,艾草的清香渗入其中,让口感变得清新可口,多吃不腻。
然而,不止有艾草的清香。
衍济吃完青团,停了一会儿,忽然感觉一抹淡香,自唇齿间升起。
清新雅致,略带甘凉。
是小荷初绽,几点露珠载着幽香,落到荷叶上。
“远胜那老头许多。”
衍济笑着道:“若他知道,后继有人,一定高兴得多活几年。”
陈情听衍济这样说,便知道贺知惟虽然年纪大,但活得很好。
“衍济师父,您再试试清明粿?”
陈情将衍济不动筷,主动推销。
衍济放下筷子,“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么多黏食。”
陈情觉得也是,倒也不勉强。
两人之间,沉默了两分钟。
陈情觉得该说些什么,便问:“衍济师父,当年您与万岁之间,应该不止是我吧?”
陈情求知欲高,遇到不清楚的,总想知道究竟。
陈情历史虽然不好,但明史倒是读过一点,最感兴趣的就是当年建宁帝到底去哪里的部分。
结合他所经历的。
他已经猜出,这段历史,跟衍济有关。
衍济是和尚,与建宁帝和后来的永安帝都有关联的和尚,只有那位黑衣宰相了。
永安元年被废,同年六月出家。
永安二年还俗,入朝为官,授太子少师。
衍济一笑,道:“镇抚使大人,似乎已经知道一二。”
陈情道:“那日冯骥带黑衣人突袭,您未伤及分毫,我就觉得不对劲。”
衍济与贺知惟的位置,远比那群锦衣卫危险。
而且,他们都是来杀自己为李长静报仇的,却没有直接动手,而是等衍济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才开始大开杀戒。
这是其一。
其二,是扶余花。
扶余花是高丽之花。
野史上有建宁帝未死,逃离至高丽旧地,乘水路离开的一笔。
因此,才有永安帝派人七下西洋,寻找建宁帝的传言出来。
若根本没有高丽人存在,而是一场清理李朝细作,引出建宁余孽的局呢?
建宁帝未死,就是引出建宁余孽,最好的引子。
衍济看着陈情,缄默无语,沉默片刻,才道:“你比我想象中聪明。”
似是赞叹,又似感叹。
“李朝细作,皇帝早就知道,这次他们使臣入京,全部都是皇帝的计划。”
“太祖皇帝不喜李朝,建宁帝也未多看一分,他们已经到了濒临生死之际,更加需要大明庇佑。”
“建宁帝自焚而亡,面目全非,宫中已有流言,建宁帝未死。”
“我与皇帝便以此为计划,坐实这个传言。用李朝的人,做了这个局。”
“李长静是李朝人杀的,冯骥不过是棋子,用其妻儿,就能牵动。”
“能用一个莫须有的引子,牵出大片不忠之人,也算用得其所。”
说这话时,衍济有些得意。
但触及陈情眼神,他又收敛一些。
当年那枚冷箭,没有沈兴推开陈情,死得就是陈情。
更何况,那群人,确实是奔着为李长静报仇去的。
冯骥是弃子。
陈情也是。
不过他运气好,活下来罢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