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随意的看了马永成一眼,
“你对前户部尚书韩文一案有何看法,比如他的官声为人”
马永成谢恩之后,正要离去,
听到朱寿突然的问话,不禁一怔,
迟疑道:“回皇话,奴婢对韩大人不了解。”
朱寿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马永成不了解韩文的为人,不过他是负责探查秘密的厂卫,
事情多少有些耳闻,不过这韩文是反对刘瑾为首的八虎的,
也算是宦官集团的对头,马永成没有落井下石算不错了。
朱寿端坐御书房里,食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心里头在盘算着,
只要马永成把东厂整合好,他接下来就是负责护卫皇宫的御林军。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到哪里都一样,
手里头没有忠心耿耿的军队,这江山可坐不稳。
江山坐稳了,才能实现他的伟大理想。
如果历史不可逆转,
自己只能活到31岁,
那也要活的随性洒脱,而不是处处受制于人。
他之所以选择马永成,倒不是因为他的武功或才智,
而是相对文官集团,宦官相对好控制。
历史除了赵高以外没有听说过宦官噬主的,哪怕刘瑾和魏忠贤这些,
更多的是皇帝拿出来跟群臣打擂台的,
只要稍稍施恩,便能令他死心塌地的替自已卖命。
马永成的前途,取决于他的忠心度有多少了,
这家伙也是个人才,
若不能为已所用,只好噶了。
反正这事也急不来,只有慢慢弄了,
朱寿命小太监拿来有关内阁大学士韩文的卷宗。
刚想关心下朝政,就碰到如此头痛的事,
这种时候,他需要的是对自已忠心耿耿的忠臣,可这忠奸难辩啊!
两个小太监颇为吃力的把十几大捆卷宗搬进来,
朱寿一阵无语,这也够多的,顿时头大如斗,
不过,他只能硬着头皮看下去,了解案情的起原经过。
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二品大员的身家性命,
而且,在这种时候他急需忠心耿耿的人才,
忠臣哪位皇帝都喜欢。
粗略看了个大概,朱寿对韩文的案情总算有了一些了解。
事情的起因,
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为首的大臣多次进谏,
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引诱皇帝肆意游乐、不顾朝政,
可是朱厚照不听。
尚书韩文等各级官员都纷纷书论谏。
刘瑾便借故将韩文革职下狱,
杖罚了请求留用刘健、谢迁的给事中吕翀、刘郤、戴铣等六人,
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因帮忙传递吕翀、刘郤的奏疏而获罪,
于是有几个大臣书直谏,结果惹恼了朱厚照,被砍了脑袋。
前户部尚书韩文与那几个被抄家砍脑袋的大臣关系极好,
于是被书弹劾,
朱厚照下旨把韩文打入天牢,所幸李东阳等大臣力保,
才拖延至今还没有被问斩。
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就是这样了,
前户部尚书韩文似乎是蒙冤入狱,
至于那几个被砍脑袋抄家的大臣,
死得冤不冤不好说,也算是敢于直谏的忠臣。
看到朱厚照留下的烂摊子得由自己来收拾,有些头痛。
不过谁让自个的灵魂占据了朱厚照的这身体。
那几个冤死的大臣被抄家,
成年男丁不是被砍了脑袋就是被发配边疆作苦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