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儒家门人看不他,嫌弃主父偃所学太杂,人品还堪忧。
所以。
就造就了如今场面。
东面的齐国、赵国等地,没有主父偃的存身之地,他便来了长安!
主父偃低头看着霍明,笑道:
“呵呵,霍贤侄,我与你都不喜儒家,以后可要多多亲善啊!”
之前在大殿中。
主父偃可是一直注意着陛下的脸色。
他现在已经有八成胜算,陛下会启用这位河东郡来的神童!
陛下所好,就是他主父偃所好!
眼下提前结交。
有利无害嘛!
主父偃说的套近乎话,霍明是左耳进、右耳出。
完全没当真。
至于他给儒家泼的脏水,例如虚伪、垄断经义云云。
用的着主父偃说?
霍明自己就知道!
虚伪人皆有之,只是在儒家子弟中更多一些,他们懂得多,也就善于诡辩。
至于垄断经义嘛.
那就不是儒家一家这么干了。
而是所有学派,甚至是所有藏书之家,都这么干!
如今的大汉,使用竹简记录,例如《论语》《春秋》这些动辄数千万字的书籍。
想全部记录下来。
没有千卷竹简根本写不下!
就记录一部书,存放一间阁楼完全稀松平常。
例如汗牛充栋、学富五车。
这类夸张的学习成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要放在后世。
随便一个小学生的书包摆出来。
那也能吹一句:
我,学富十车!
所以说,竹简记录下的时代,能有一部完整书籍大不易!
诸多学派遮遮掩掩也就情有可原了。
这东西本就不是寻常人能接触到的。
每个藏书之家,都把自己的书籍当成宝贝!
还是那种可以传家的宝贝!
你主父偃想看人家的宝贝,可不得求着人家!
霍明撇撇嘴。
一边向前迈步,一边说道:
“我可还记得,在大殿之中,你大声呵斥小子无礼呢!”
“怎么这会儿,又有些前倨后恭的味道了?”
听到这略带揶揄的话。
主父偃嘴角微微抽搐,随后立刻调整过来。
跟霍明的步伐。
“老夫说过,曾学过纵横之术,此术最忌讳死板,当灵活多变、顺势而....”
未央宫廊道,主父偃和霍明交谈间远去。
四周同行的贤者都侧目注视。
众人都知道,叫霍明的这个神童,要被陛下重用了!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