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蓝色线穗让诸葛阳开始怀疑师傅去世另有内情。
连夜调查案件,分析线索的师傅,出于什么原因会跑到离401案现场百余米的跑道上跑步的呢?
案情如此紧迫焦灼,师傅不可能是抱着跑步锻炼的心理出门的。
所以,师傅是发现了什么吗?
诸葛阳将线穗装进裤兜,开车前往假日酒店。
地库出口的收费岗亭里,身材瘦小的保安打着哈欠,将一颗脑袋伸出窗口。
诸葛阳抬头看了眼车库顶上安装的摄像头,掏出手机,将截图展示给保安看。
“4月7日凌晨两点半,是你在岗亭值班吗?见过这个人吗?”
小保安年纪不大,看着应该才满十八九岁的样子。极重的黑眼圈之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黑乎乎一团,谁能认识啊。再说了,半夜值班都趴着睡觉,不可能见到人啊,见到鬼还差不多。”
知道诸葛阳是来调查命案的,笑眯眯的追问:“酒店都暂停营业了,也就我这个岗位还正常工作。警察哥哥,什么时候能破案啊?再破不了案,酒店就要破产了,我可要丢工作了。”
诸葛阳撂下一句:小孩子别瞎打听。
临走之前小保安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去刷刷短视频,没准网上的分析大神真的能提供什么破案灵感或者线索呢。
诸葛阳没将这句话放在心上,却想起师傅说过的话:所有蛛丝马迹,可能都是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那么现场故意播放的童谣呢,是凶手为了引导舆论的风向,还是有别的原因?网络上关于儿童的谣言,与两首儿歌有什么关联?是随机选取,还是故意挑选?
他从没在童谣的内容上下过工夫。如今想想,凶手越是造势让他们和男童失踪案相关联,就越证明凶手想要掩盖什么有用的信息。
重新找出两首童谣儿歌的内容,搜索作者以及出版社,看看能不能发现有用的东西。
诸葛阳发现401案现场的童谣说的‘五个小伙大老虎’映射出的就是受害人五指被砍断。而407案的童谣‘雨水哗哗满地流’也和场景吻合。所以,凶手是利用儿歌来误导吗?
肖亮那边对于童鞋的调查也告一段落。由于童鞋太过普遍的缘故,实体店和网店都有售卖。就算将实体店和网店在这一期间售卖出去的记录查到了,也没办法锁定什么人。
不是旅游旺季的四月,北戴河因为一场到此地打卡的热潮,而混乱起来。
诸葛阳不知薅掉了多少把头发,终于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了短视频。
他划看着粉丝量上千的短视频博主分析的内容,也扫过下方的评论区。看的越多,脸越黑沉。
有的博主依旧将命案和男童失踪案串联在一起,还说的头头是道,在警方的角度却觉得可笑。
有的博主还猜测分析,是犯罪嫌疑人心里有问题。可能是自己失去了孩子,所以想杀几个人陪葬。评论区都是明嘲暗讽的说这位博主不如直接@失踪男童家长算了。
还有的博主表示,两名受害人是为情所杀。
这一点倒是和诸葛阳想的一样。
两名受害人在旅游淡季只身一人来到北戴河,既不是因公出差,也没有和家人报备。只这一点,就是重大的疑点。
但是网络上的言论却并不善良。
评论区都在谴责两名男性死者品行不端,丧命也是自找的。
眼看着清一色的受害者有罪论,诸葛阳头痛的放下手机,重重揉捏太阳穴缓解。
或许,凶手只是随机杀人?
冯耀中和付明阳的年龄差距如此大,若是情杀,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两名受害人的通讯录里并没有查到可疑的联系人,所以他想错了吗,师傅说的本就是正确的。
犯罪嫌疑人心里有问题?
想到这个可能性,诸葛阳脑海里闪过调查童谣时候发现的一条信息。这两首童谣都是一年级课外阅读里必读书籍中的。
临时起意杀人或是蓄意杀人,童谣和童鞋的摘取都过于轻松自然。
如果凶手家里有两个孩子呢?一个孩子正好穿25码童鞋,一个孩子在上一年级。家里正巧有童鞋和顺手就能摘取的童谣儿歌。
地库里走路奇怪的男人,或许就是某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
有了这个猜测,诸葛阳立刻行动起来,去最近的实验小学门口蹲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