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上影、华影…再加上民营的博纳、华谊、新画面…
在《疯狂的石头》开拍之前,宁皓找了很多人,都没有公司愿意代理发行。小成本投资,外加一个刚入学北电的出品人。
许良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各大公司老总的办公桌上时。毫无疑问的,他被打上了“玩咖”的标签。
有钱没地方烧的小城市富二代。
光看剧本和剧组名单,几大公司领导对《石头》的前景不是特别看好。
不要投资,只求发行?
还得考虑考虑,总之,发行公司们就一句话“等成片出了,再说。”
“中影、华谊都回复了,不过这两家出的条件都比较苛刻。”刘学川说道,“中影要十五个点,电影的宣传上面他们明说了不会出太大的力度;华谊也要了十五个点,但他们答应做出五十万效果的宣传。”
“意料之中。”
许良闻言,点了点头。一部电影直到下映里的总票房里,除去专项基金和相关税费后,剩下了91.7%属于净票房,也就是分账。其中影院要抽50%,院线7%,由制片方和发行方瓜分余下的43%。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拿十个点左右的发行费用。
但中影和华谊不约而同的都加了五个点,这摆明了是欺负许良和宁皓找不到其他发行商,就是要吃你。
“还是选中影吧,刘老师您找个时间帮我约一下中影那边的人。”许良思虑片刻,回道。
前世,《疯狂的石头》也没有什么宣传手段,全凭借刘天王的影响力和圈中人脉。
即便是华谊口头答应的50万宣传费,实际落地能用到五成,都算他们良心。更别说,零几年的宣传手段之匮乏。能起到对票房的加持作用,聊胜于无。
二者相比,许良还是更倾向于中影这种国企,毕竟此时他们才是电影界的龙头。手里掌握的院线数量,远超旁人。中影虽说不会帮着电影做宣传,但作为发行方,基本的影院海报和播放预告片这种事儿,不会马虎。
“好,就这两天帮你约个时间。不过宣传的事儿,你和宁皓还是要放在心上。莫要让你的三百万全都打了水漂了,当下多努努力,损失尽量能少一点。”刘学川语重心长的说道。
三百万的投资,要保证不亏本,至少要九百万。再算上中影狮子大开口的发行费,刘学川对许良这次的投资持悲观态度。
“刘老师,您也忒不看好我的眼光了吧。皓哥的剧本和拍摄手段,可是一流的!我还指着票房大卖,拿赚的钱拍我自己的电影呢。”许良满不在乎道。
“得了吧,你就仗着家里有钱。玩一票就得了,别再霍霍你爹妈的存款了。”刘学川白了他一眼,劝道。
许良临走时,将大黑塑料袋放到了刘学川的桌下,里边装着两瓶木桐庄园2001。
刘学川决定留在北电任教前,在国外留过几年学,算是半个知识分子,再加上搞艺术,又受到了洋文化的熏陶。燕京圈儿里不少像他这样的人,养成了喝红酒的习惯。
按他们的话说,这叫“风雅”。
……
中午。
许良将车匆匆停在路边后,走进了“盐帮味道”。
一进门,他就看见角落里的宁皓冲他招手。桌子上摆着四盘菜,除去他要的老三样外,宁皓还加了一叠花生米。
“也太黑了吧,十五个点还不帮忙宣传。”
宁皓举起啤酒闷了一口,吐槽道。
许良捻了一筷子回锅肉,咀嚼吞咽后笑道:“没关系,宣传的事儿我有主意。”
“预算都用完了,中途你还加了二十万。咋?你兜里还有钱?”宁皓吃惊的望着许良,一双眸子睁得大大。
“早没钱了,二十万是动用的我自己的小金库。”
“那你说你有办法?!”
许良放下筷子,嘴角微微一笑,故作神秘的看向宁皓:“皓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种宣传手段,‘碰瓷’式营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