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军?
听到这个头衔,诸葛济眉目微微一凛。
伏波将军,寓意降服波涛之意。
听起来的确十分霸气,实则不过一个杂牌将军,从六品的官职。
想到自家兄长一出山便拜为军师,刘备对其言听计从。
此时要说诸葛济心里一点失落感都没有,纯属自欺欺人。
瞬间,诸葛济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兄长诸葛莲既不选择曹操,也不选择孙权,反而选择了一穷二白的皇叔刘备……
原因不言而喻了!
是啊,曹操账下人才济济,谋士如云。
尤其是贾诩,程昱,荀彧,荀攸,刘晔等几大谋士,才能均不逊色孔明多少。
更何况,曹操本身就是一个深谙韬略智慧过人的雄主。
一介寒门士子,诸葛济无权无背景,仅仅仗着伏麟之名,初来乍到就像想得到曹操的重用,当真是做梦讨媳妇!
就算曹操想,朝中权贵恐怕也不愿意。
一年闪过,诸葛济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暗,反而风轻云淡。
高官厚禄固然需要强大的背景,但生逢乱世,身份低微也未必就没有出头之日。
所谓乱世出英雄。
对诸葛济而言,乱世不是一件坏事,而是英雄的出头之日,更是才智之士施展抱负的天梯。
只要有才能,不愁没有施展抱负之地。
因为诸葛济坚信,是金子,永远都埋没不了。
汉末天下大乱之际,曹操和袁绍,也不过是朝廷里一名八品的典军校尉。
最后,却能在大争之世,成为最强大的两阵诸侯。
如今的曹操更是贵为丞相,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
其中,不排除他们身后强大的政治资源。
同时,也和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个人才能有着莫大的关系……
诸葛济不在意自己寒门出身的身份,更不介意此时此刻曹操给与自己的卑微官衔。
因为他清楚,这是曹操对他的一种考验和磨砺。
也是迫于世家权贵的压迫,权衡利弊之下的结果。
第三,曹操想启用寒门,打压世家。
在这个以世家为主导而支撑起来的大汉王朝,即便是贵为丞相的曹操,也并非每一条政令都能对心所欲。
恰恰相反,处处都会受到世家掣肘。
想要真正匡扶汉室,就必须打压世家对朝廷政权的垄断。
与此同时。
听到诸葛济官拜伏波将军之后的朝堂,已经引来了一波非议,文武百官开始窃窃私语。
“一乡野村夫,有何才学,也当得起伏波将军之职么?”
“丞相对此人未免太过高估!”
“……”
诸葛济不过一介寒儒,一下子官拜六品。
呵呵,麻雀飞了枝头,难道就能变凤凰?
要知道,便是世家门阀的子孙进入朝廷,也未必有这么高的官职。
好比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刚开始只是举孝廉,而后才任职郎中,最终也只是五品丞相府仓曹主簿。
伏波将军一职,引来一种朝臣的鄙夷和嫉妒,甚至是不满。
尤其是跟随曹操征战沙场的宿将,六品以的也不多。
扫视了一眼文武,曹操并未理会,而是让诸葛济听封,授伏波将军印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