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永定门前。

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无数行商走卒,好似下饺子一般,鱼贯通过城门,进入京师。

这般川流不息的景象,数十年如一日,负责此处的城门守卫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在查看来人的路引无误后,直接予以放行通过。

毕竟。

这无边无际的人流,根本不容得他们过多盘问。

今日。

一如往常。

又是人山人海的一天。

而就在守卫们检查过往行人时。

一阵疾驰而来的马蹄声,忽然远远传来。

无数行人回身望去,城门守卫们也顿时来了精神。

可还不待守卫们有所举动,一道呼喝声远远传来。

“八百里加急,避让!避让!”

轰!

一众百姓神情一肃。

随即自觉躲至一旁,快速让开道路。

城门口的守卫们,也是如出一辙,一边搬开拒马,一边高声呼喝。

“快让开!快让开!有八百里加急!”……

话音刚落。

驿卒策马疾驰而至。

一路速度未减,扬长而去。

独留一地扬尘,作为他经过的证明。

而伴随着驿卒的离去。

仿若长龙的人流之中,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猜测之声,此起彼伏。

“这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

“不会是边关吧?”

“你傻啊!敌酋都被押送入京了,边关还能有什么事情发生!”

“你……”

被骂这人一脸恼怒。

还不待找回场子,就被一旁的同行之人拦下。

这得多大的胆子,敢在永定门前闹事,莫不是你真以为,那些城门守卫是吃干饭的不成?

小小的插曲。

刚刚萌芽就被扼杀当场。

根本就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百姓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不断窃窃私语,暗暗揣测。

但对于这八百里加急所传送的内容,却众说纷纭,无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另一边。

驿卒策马疾驰,一路疾驰。

临到六部衙门门前,猛的勒紧缰绳。

顷刻间。

骏马嘶昂,前蹄高高抬起。

驿卒趁势飞身跃下,狂奔进入衙门之中。

没消片刻的功夫

五部尚书满面喜色,快步跑出班房。

在一众朝臣吏目好奇忐忑的目光中,直奔皇城而去。

……

乾清宫中。

朱祁钰满面威仪,坐与龙椅之。

在其面前的大殿,五部尚书联袂前来,跪伏于地。

吏部尚书王直满面激动神色,双手高举捷报,慷慨激昂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于尚书送来捷报,草原外虏尽灭,世间再无瓦剌之名!”

“大明……胜了!”

王直情绪激扬。

其余四位尚书,心情也是一般无二。

一脸狂热的看向龙椅之,齐齐拱手恭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成敬快步前,从王直手中接过捷报后,躬身呈于圣前。

和旁人的激动万分相比,朱祁钰却是满面淡定从容。

御览之后,随手抛掷于龙案之。

当然。

朱祁钰之所以这般反应。

并非是因为此功不值得惊喜、动容。

仅仅只是因为,他在之前通过系统积分的增加,就已然料到了这般结果。

再加袁左宗和东厂两部,至今还没有那人的消息传回。

这种情况下,朱祁钰能高兴才怪。

但。

殊不知。

他的这般神情反应。

落在殿下的几位朝臣眼中,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镇定自若!

稳如泰山!

波澜不惊!

五位尚书眼中放光。

看向朱祁钰的眼神,愈发崇拜敬仰。

要知道。

这可不仅仅是一次胜利,形容其是滔天之功,也毫不为过。

君不见。

前有太祖皇帝八次北征。

后有太宗皇帝亲率大军,五次远征漠北。

但纵使这般,外虏依旧未能荡清,时而为祸大明边关。

再反观当今陛下。

自登基伊始,不过月余时间。

一无先祖蒙荫庇佑,二无前人遗穗可拾。

刚刚继位之初,更是外忧内患尽在,大厦将倾之时。

可就在这般艰难的开局下,陛下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戡难保邦!

奠安宗社!

挽社稷于危难,扶大厦于将倾!

如今又将瓦剌亡国灭种,可谓创下不世之功!

但即便在这般大胜之下,陛下依旧还能淡定从容,宠辱不惊。

实乃人君典范,千古一帝之姿!

霎那间。

群臣动容,齐齐叩首。

诸般敬仰崇拜,尽皆化为赞美颂赞之词。

“陛下建不世功勋,诛敌虏,开疆土,立大明万世之基!”

“陛下圣明,运筹帷幄间,敌虏灰飞烟灭,天下魑魅魍魉,无不为之胆寒畏惧!”

“大明得吾皇,实乃百姓之福,江山之幸!微臣对陛下之敬仰崇拜,犹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天地可证,日月可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