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不但是一位玉石专家,对古代的书画家也有颇多了解,而沈度又是明初时期书坛称雄的二沈之一,书法多有流传,所以孙老对其也是非常的熟悉,一番辨认之后,认定为就是沈度的作品。“沈度是永乐年间的人,而且他之所以能被明成祖朱棣召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就是因为其写的一手好字,所以在这里我能断定,沈度肯定是参与了对永乐大典的编撰和抄写工作的”
孙老的思路很清晰,清晰到只要能认定这本永乐大典的书法真是沈度书写的,那么这一本永乐大典就将成为这数百年来第一本出现在世间的永乐年版本。
“孙老,会不会是后人模仿沈度笔迹写出来的呢话说后世可是有不少善于模仿的书法家啊”这次说话的是霍成祥,孙老摇了摇头,说道:“不会是后世抄写的,我刚才说的是书法本身,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这本永乐大典的特点
孙老将鼻端凑到了书页,深深的吸了口气,颇有些陶醉的说道:永乐大典书叶大多都是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离得近的朋友可以过来闻一下,历经数百年还是可以闻到一种淡淡香味的”
听到孙老的话,三人将鼻子凑到距离书页很近的地方,学着孙老刚才那样深深的吸了口气。
“没错,是有股子树皮纸的香味”
“嗯,历经数百年还能残留下这种味道,可见当时对材质要求之高了”
“孙老,据我所知,永乐大典的书衣和封皮可不是这样子的吧难道是画中画吗?”
古籍的书衣就是现代书籍的封面,因为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包裹在书的外面,就有了“书衣”这个形象的称呼。
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显得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永乐大典的书衣都是用多层宣纸硬裱出来的,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这个封页书衣之所以不对,那是因为它是后世之人在原来书衣的基础,又给裱糊了一层,也就是咱们经常说到的画中画”
孙老所说的画中画,在古玩收藏中多有提及,以前的一些大收藏家在战乱的年代为了保存自己收藏的画作,往往会将一些名画重新裱糊,然后在表面再绘制出一幅画来,由此来掩饰真迹。
“我还要再看看”孙老,因为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孙老知道,永乐大典的书衣都是用多层宣纸硬裱出来的,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但是这一册永乐大典的书衣要显得更加的厚,而且书衣的色泽也和记载中的永乐大典略有不同,这也是之前自己没有仔细看的的原因。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