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阳见这小子没有提出走后门进大学的要求,也彻底放心下来。
倒不将他“做点事情”的话语放在心,心思立刻转到了如何安排这些化肥来。
几百吨化肥,对于整个沈阳市来说,也只能用“杯水车薪”四个字来形容,根本解决不了光市里每年几万吨的化肥缺口问题。
化肥从名义来说,也是属于他二轻局的管辖范围。
但也仅仅是生产方面,到了分配,就变成了农业局的事情。
不过这次以货易货,倒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让他能将市里各种积压的轻工业产品,通过民间外贸的方式,和北边进行交易,绕开两国官方渠道的各种限制。
只是这个度究竟如何把握,谁也说不清楚,那最佳的法子,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先将这个交易渠道给稳定下来再说。
他目光一转,立刻看向了自家小子。
“你是不是也跟着一起过去了?老毛子那边是不是还要继续交易?你将整个过程说给我听听。”
老头子英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把戏,猜测出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可惜就没有看出,整件事情都是由他主导的。
沈林从心头给老头子送过一顶高帽子,马使用出春秋笔法。
将双方交易的过程给说了一遍,只是只字不提主意是他出的,关系是他找的,免得解释不清楚。
最后信心满满地表示。
“爸,老毛子那边,我们还要继续要货,就算我们没本事将他们的全部存货给一股脑搬过来,但换几万吨,还是可能的,毕竟老毛子那边的情况比我们更糟,缺乏各种粮食和轻化工产品。”
老毛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都是粮食进口国。
直到后来开窍了,才开始发展农业,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然后再到出口,时间也没多久。
对于国内来说,可是储藏了足够全体国民吃三年的粮食,正好拿着每年国家换下来拿陈粮过去换东西。
沈林见老头子沉思的模样,直接剑指核心,来了一个一发入魂。
“爸,你这些天不是忙碌着市纺织厂的外贸出口和三角债问题,北边正缺少纺织品,我们正好卖过去,岂不是彼此双赢的局面?”
九十年代初期,鹰酱砍了华国纺织品三分之二的出口,导致全国蓬勃发展的纺织业一下陷入了困境,加剧了三角债的盛行,让国民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他完全能凭借手里掌握的信息,重新打开对外销售的渠道。
既然不能出口美国和西欧,那就拉去大毛家和穷得叮当响的东欧,以物易物,换取重工业设备,彼此双赢。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