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出国旗护卫队的演唱,就是他排练出来的。”
“国旗护卫队的演唱是他排练出来的?”刘老吃惊的问道。
“我打听过,确实是苏北排练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还真想见见这位年少有为的作曲家。”刘老激动道:“国旗护卫队的和声部分,我研究了很长时间。
一直都没有想清楚,这么完美的和声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正好见到了作者本人。
我倒是要向他好好请教、请教。”
刘老,全名刘洛宾,华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
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
创作歌剧七部,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有“西北民歌之父”之称。
在华国的传统音乐领域,那可是泰斗级别的存在。
如今的西北民谣界,到处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他这样的人,可一直都是别人的老师。
也都是别人向他请教。
什么时候需要向别人请教了?
所以听到刘洛宾这句话的众人,脸皆是一惊。
这次负责面试的基本都不是文工团的编制人员。
只不过应了文工团的要求,前来帮忙而已。
这些人虽然不是文工团的人,可是在作曲方面,在如今的华国,那可都有一席之地。
对于作曲的理解,也都不是小白。
只要听过苏北的《祖国不会忘记》,都能听出这首歌编曲的厉害之处。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刘老这个级别的人,也会对这首歌的编曲如此的推崇。
于是都开始不由的期待起来。
期待苏北跟刘老之间的沟通。
“咚咚咚~”
“请进。”
苏北进来之后,扫了一眼。
整个面试总共有五位面试官。
除了中间的主面试官是位年过古稀的老者之外,剩余的面试官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苏北稍微调整了一番心情之后,主动打招呼道:“各位面试老师好。
我是69号苏北。
今天,我带来的作品是《祖国不会忘记》。”
“这首歌是我为戍边战士原创的作品。”苏北主动解释道:“这首歌的编曲总共有两组。
第一组是最早创作出来的。
当时在海拔5000多米的哨所内,各种设备不全,在编曲方面稍微有些不成熟。
第二段是我回来之后,重新编的曲。
重新编曲之后的作品,相对于前者来说,成熟度更高。
不管是时间层面、频段层面、空间层面、动态层面以及技法的运用层面,都有不小的进步。”
“接下来,是前后两次的编曲展示,请诸位老师欣赏。”
PS:第三更送,今天的保底还有两更,有数据的话,会加更!
弱弱的求鲜花、评价票!求一切数据!
新书期间,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君码字的动力!求一切数据!!!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