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坊一听陈城的话,顿时怯了三分。他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仔细想来却也在理。但杨坊不想错失这个表功的机会,冒险说道:
“陈军长,敝人虽然新近才认识这黄仲畲,但据敝人考查,此人确实英文、法文俱佳,不仅能说,还能写。”
杨坊凑过身子,得意洋洋地说:“敝人在买办圈子里也算是个**湖了。我在圈里四处打听,得知此人乃是广东洋行里外文最好的买办。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倒是杨坊最后一句话引起了陈城的警惕。
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洋行里外文最好的买办名叫张彤云。但这张彤云是个双面间谍,既替清廷做事,也替英军作事。
张彤云眼见清廷不敌洋人,便主动投向洋人。他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提供假情报,使叶名琛误以为不列颠人不想攻打广州,从而放松了广州城防。
对于不列颠人,他则积极向其提供清军不敢战、不愿战,以及广州布防等重要情报,为不列颠人夺取广州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华夏翻译人才奇缺,两广总督叶名琛非常依赖张彤云,却不想被他出卖。叶名琛身为两广总督,精明强干,长于理财,勐于平叛,其能力有目共睹。
但在1857年,在张彤云的误导下,叶名琛行为乖张,举措失当,颇令时人费解。他被后人讥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成为千古笑柄。这一切,都是张彤云捣的鬼。
张彤云不仅在广东弄权误国,日后还化名黄仲畲,北上燕京,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对外谈判的翻译。张彤云恬不知耻,屡次将清廷谈判秘密泄密给洋人,为洋人争得大量权益。
事后,张彤云反而向清廷邀功。清廷不明就里,竟说:“捐职府经历黄仲畲,着以知县归部选用,并赏加同知衔。”咸丰还曾亲下谕旨,为前往魔都谈判的张彤云大张绿灯。
大清上下昏聩若此,竟被一个小小的张彤云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至少有四个主力翻译。林则徐做足了功夫,严防翻译在中间做手脚。
可惜,这张彤云碰上了陈城。这个跳梁小丑就要停止他那拙劣的表演了。
却说陈城不动声色,让杨坊把张彤云领来。
张彤云不知死之将至,兴高采烈地来到陈城面前,翻身就拜,说道:“小人黄仲畲拜见道台大人。小的愿为大人赴汤蹈火……”
张彤云还未说完,就被陈城一声怒喝打断了:
“胡说!你不是黄仲畲,你本名叫张彤云!”
陈城话音一落,立马进来两个荷枪实弹、凶神恶煞般的民军士兵。
那张彤云瞬间胆寒,一不小说说露了嘴:“大人怎么知道小的是张彤云?”
陈城脸上冷笑,杨坊则惊得目瞪口呆。
张彤云羞得满脸通红,赶紧改口道:“大人息怒,小的确是黄仲畲……”
陈城不容他分辨,说道:“两广总督叶名琛信任你,将你任命为翻译,你却恬不知耻,暗地向英军传递情报。广州城因你而失,广州百姓因你而亡,广州官员因你而死。
“你身为华人,却为洋人做事,出卖国家,实乃民族败类。洋人给了你什么好处,你竟敢干出这等伤天害理、遗害万年之事。我若不将你千刀万剐,实在难解心头之恨!”
那张彤云吓得直打哆嗦,忙不迭地磕头,一向巧舌如黄、能说多国语言的嘴巴也不灵便了:
“大、大、大人息怒、怒、怒。小的实、实、实在是被洋人所迫、迫、迫,不得已而为之、之、之。请大人饶小的一命、命、命,小的愿意戴罪、罪、罪立功……”
陈城轻蔑地说道:“晚啦。来人,将他拖出去,着魔都县令招集市民举行公审大会。以叛贼论处,斩立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