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水师战船,便不能携带辎重。不能携带辎重,火军便不能从容撤退,势必会重演金口之败。
现在有了战船,却没有水师指挥官。陈城在心里大骂张航误事,关键时刻玩起失踪。
湘军在城外挖起壕沟,试图长期围困武昌。他们知道火军的厉害,并不急于攻城。
倒是署湖广总督杨霈迫不及待跳了出来。
这杨霈出身于汉军镶黄旗,天资聪颖,正途进士出身。他年轻时任侠使气,善于交游,“杨八”的名气响冠京师。
由于出身汉八旗,杨霈深受清廷信任,官运亨通,一路做的官都是盐运使、顺天府尹等关键职缺。
这年,咸丰任命他为湖北巡抚,不久令他兼署湖广总督,也是皇上有意栽培他。两湖是清军与太平军西征军的主战场,湖督掌控两省军政大权,正可以大展拳脚,创立不世功勋。
这样的机遇,咸丰帝不愿留给曾国藩等汉人。即使湘军锋不可当,但咸丰对汉人掌军十分猜忌,更何况曾国藩是自建军队、自筹军饷呢!
只可惜,杨霈考试、做官、交际都是好手,却不能带兵打仗,更不能保境安民。
他侦知太平军已经撤往田家镇,驻守武汉三镇的只有火军一支孤军。他率领的绿营虽然不如湘军那样敢于攻坚,但也立功心切,巴不得抢先进城劫掠一番。
曾国藩按兵不动,杨霈可坐不住了。他率领三千绿营屯德安,正在武昌东北方,是火军东撤的必经之地。
杨霈自不量力,以为自己的绿营已经断了火军归路,火军必败无疑。他移书曾国藩,鼓动湘军强攻武昌,自己率军逼近武昌城北的武胜关。
曾国藩无动于衷。之前,太平军势大时,杨霈一直避敌不前。现在,湘军水陆齐下,逼走了石凤魁,杨霈却要抢功。真像只令人讨厌的苍蝇,需要他出力时,他躲得远远的;遇到好处时,不用打招呼就凑上来。
况且,湘军是清朝有史以来,汉人单独建成的军队。一年前,还在长沙练兵时,湘军便和当地的八旗、绿营不和,被八旗、绿营视作眼中盯、肉中刺。
当时,甚至发生过绿营兵勇围攻曾国藩官署的激烈事件。曾国藩无奈,只好带湘军移驻衡阳,主动避开长沙的八旗、绿营。
现在,湘军即将打下武昌,到手的功劳岂肯让与绿营?曾国藩和火军打过交道,和陈城之间有过默契。他深知,火军志不在夺天下,湘军也不能与火军死战。
陈城志不在守城,将全部兵力收缩到城内。眼见杨霈过来挑战,便令李想率领一千兵马出城应战。
那朽木般的绿营将士,纪律废弛,一向不敢与太平军接仗。让他们下乡荡寇还行,让他们攻城则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想率三团出城列队,先集中步枪一阵点射,打得前排绿营人仰马翻。绿营官兵这才相信,火军的血滴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其事。
这些绿营将士望风而逃,连德安的营垒都不要了。李想一路追到德安,在德安缴获无数。他留下五百人守德安,保护火军东撤通道,带领剩余人马回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