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城说明来意,才有一个体态微胖的中年人探过头来。这就是李善兰了,从小热爱数学,长大后学术成就斐然。
虽然出身书香世家,但他却并不热衷科举考试,鸦片战争后更以科学救国为己任,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听陈城自称是火星人,李善兰不禁哑然失笑。旁边便有个传教士说:“我们也听说了火星人的事,但大家都不信,打赌谁第一个去拜访火星人谁请大家吃酒。”
陈城不知该如何分辩。只见江桦随手拿过一支笔,在稿纸上出了一道题,说:“这是一道普通的排列组合数学题,也是火星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基本试题。不知能不能难倒大家?”
江桦的题目是:由0、1、2、3、4、5五位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比324105大的数?
办公室里的学者们都围了过来。李善良看了一眼,脸上微微一笑,显然已经有了答桉。他说:“生源,若汀,你们答桉出来了没有?”
两个中国人靠了过来。有人介绍说,生源就是徐寿,若汀就是华蘅芳,刚从无锡来到魔都,来墨海书馆买书,顺便向李善兰请教数学难题。
陈城心里一惊,这两个人可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奇才。两人都是无锡人,也是毕生的好友,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一起制造陈城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轮船、第一批军舰、工作母机、近代枪炮、火药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后来,两人又创建了陈城国第一个翻译馆、创办了陈城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出版了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真是风云际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徐寿年长,看了一眼就算出了答桉。华蘅芳很年轻,只有二十出头,他思考片刻,在纸上演算一番,也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桉:297。
江桦还没说话,有个名叫伟烈亚力的传教士笑嘻嘻地说:“在我的老家不列颠国,大学的考试题目显然比这要难。”
江桦并不作声,继续出题:问,是否只需用四种颜色就能使任何一张地图上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这便是四色猜想,世界近代数学三大难题之一,1852年由不列颠国人提出,1872年被提交给伦敦数学学会,直到1976年才有科学家借助计算机将其证明。
李善兰等人当然无法证明了。李善兰拿起纸笔,试图做一番演算,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竟然无处着手。一刻钟过后,他毫无头绪,只好放弃尝试。
江桦这才发话,说:“答桉是肯定的,只是证明过程繁杂冗长,需要天量的算力。地球现有的差分机、算盘等计算工具算力太弱,几乎无法证明。”
李善兰等人还不服气。陈城只好拿出手机,现场演示了下科学计算器。这些人在目瞪口呆之余,终于相信了我们是火星人。
火星人的文明遥遥领先于地球,更令李善兰顿生坐井观天之感。
陈城提议道:“我们正在筹划与米国商人德崔柏开展合作,准备在魔都开设现代工厂。大家同文同种,传教士先生们也都是名副其实的汉学家,热爱中国文化,期盼中国复兴。诸位先生何不加入我们的工厂,既能开展科学研究,又能制造科技实物,岂不比在这书斋中空耗岁月要好?”
旁边有个学者说:“好是好,只是我们已经答应过伦敦布道会,要在这墨海书馆工作若干年。若一下子离去,岂不让人以为我们是嫌贫爱富?”
陈城说:“这也好办。到时我们正好要办印刷厂,筹笔款子买下墨海书馆,各位先生可以继续翻译书籍,也可以到工厂里做些实务工作。”
大家皆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