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贤德之人,并不是贤代表的贤能,而是德代表的德行。
对于允国君主的德行,不仅仅是以爱自己儿女的方式,去爱允国百姓。
还要对自己的亲人一视同仁,以相同的态度爱所有人。
父王有三个兄弟,两个姐姐,最后却将君主之位交给年龄最小的父王。
就是父王爱着所有人,不忍心兄弟姐妹相互残杀。
甚至试图用自己的性命去阻止两位皇兄的争斗。
父王做出的这些事,朝堂官员看着,允国百姓看着。
在父王成为允国君主时,没有一个人反对。
这就是贤德之人。”
在二皇子年幼时,就曾听过允国君主讲起自己过去的事情。
只是当时年纪太小,许多事情只是听个大概,从来没有想过更深层次的事情。
今天允珠将这些事情挑明,也让二皇子感觉眼前一亮。
“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
二皇子可以随便找一个七十岁还在朝堂上任职的官员,询问一下当年父王的事情,就可以证明我说话的真伪。”
随便摆了摆手,门口的黑衣人便在允珠的注视下,跳上屋顶的横梁。
任谁都不会想到,在二皇子就寝的房间,随时会冲出来十余个武者。
二皇子重新坐回椅子上,开始思考允珠刚才说的话。
在君主之位争夺中,二皇子其实并不占优势。
不论能力、个人魅力,大皇子有着一个二皇子无法比拟的优势。
即长幼有序。
在允国君主还清醒的时候,朝堂大臣大多同意大皇子成为下一位君主。
在这种情况下,二皇子也只能成为一个将军之类的角色。
但是在允国君主不清醒的时候,朝堂不少大臣认为跟着大皇子,一辈子也就是原来的职位。
不如将宝压在二皇子身上,赌一个飞黄腾达。
现在大皇子与二皇子拉拢的朝堂大臣人数差不多。
当追随大皇子的朝堂大臣说出“长幼有序”的时候,二皇子这边的朝堂大臣也只能说出“能力至上”、“未来可期”等类似的话,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如果拥有允珠口中的“贤德之人”这句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二皇子表现的比大皇子更像是贤德之人,无论朝堂大臣怎么想,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再用不贤德的话攻击大皇子,朝堂大臣就会全部倒向二皇子。
成为允国君主,不是更加容易?
“阿珠,没有想到你竟然还有这方面的才能。”
二皇子高兴地走向允珠,像是慰问下属一般,拍了拍后者的肩膀。
“承蒙二皇子夸奖。”
允珠现在表现的也像是二皇子的幕僚。
“阿珠,不如加入我这边吧。
等到我成为君主之后,赐你半个城池,保你一生荣华富贵。”
允珠听完这句话,刚要开口拒绝,二皇子的下一句话也是紧跟上来。
“阿珠,大皇子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你可要想好了。”
二皇子其实说的很明白。
如果允珠加入二皇子阵营,至少能保命。
如果允珠选择加入大皇子阵营,或是继续想着不参与两个皇子的争斗中,平安度过一生。
允珠连这个门都走不出去。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允珠从对两位皇兄抱有幻想,到用一条妙计保住性命,再到不得不做出选择。
允珠觉得自己今天成长速度比以往二十几年成长速度更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