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就见一个衣着精干的矮胖汉子从围观的吃瓜群众里走了出来。听人议论,此人似乎是本县某家族的雇工。
待问了价,却竟然是要抵寻常梨子四五倍之高,听的人人咋舌。
“怎么这么贵,你莫不是宰我?!”雇工又惊又怒,嗓门不自觉高了起来。
“不是不是,你不要急,且听我解释。”摊主见有生意上门,态度登时一变,陪笑道:“我这梨子,乃是移栽的莱阳梨,用我祖传秘法过了冬的。个大皮薄,肉美汁多,和新鲜梨子的味道没有丝毫差别。梨树是专挑的上等好地,施的好肥,精心伺候出来的,否则绝不能卖这个价!我也是本县本乡的良家子,你自可去打听,我不能骗你。”
雇工明白原委,也消了气,这才掏钱买下梨子,赠与道士:“道士拿着!好教你知道,我们平原县,多是乐善好施的好人家。”
那道士接过梨子,从容礼谢,转身对围观群众们说道:“老衲是出家之人,不吝惜身外之物。我这里有品质上乘的好梨,可以请各位施主品尝。”
许素听罢一愣,围观人群怕是有数十人之众,这同行明明身无长物,哪里来的这么许多梨?
却见道士三两口吃完了梨,把剩下的梨核握在手中,解下肩上背着的铲子挖了坑,把梨核埋进土中。又向吃瓜群众讨了一碗热汤,慢慢地倒了进去。
许素看得两眼发直,他隐约知道这道士要做什么了。
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道门高人的传说。譬如叶法善与唐皇游月宫,萨真人咒枣,点化八仙等等,是史实还是艺术加工,已经难以分辨了。许素向来也是按照对待神魔小说的态度去读的。
但是现在,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都发生了,昨晚他又得到了《毕道》玉函,那么有仙佛的存在自然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
莫非传说中的仙迹,马上就要展现在他眼前?
人群拥挤,众目睽睽之下,只见梨核所埋的土间稍稍鼓动,一棵幼苗顷刻之间舒展而出。那幼苗迎风便长,不过一刻钟时间,便已经枝繁叶茂了。
吃瓜群众已经看得呆了,连卖梨的摊主也忍不住凑上前来瞪大了眼睛。
又见那梨树,迅速地开花结果,枝杈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梨子。
众人呆若木鸡,那道士却微微一笑,朝着众人拱手作揖,又将树上的梨子通通摘下,分散给众人品尝。
许素没有凑这个热闹,他看了看众人手里的梨,又不留痕迹地看了看卖梨摊主身后空荡荡的车斗,震惊之余,一时间思绪千回百转
人群轰动之事,游方道士已经抽身而出,优哉游哉,踱着步走出了县城。
县城外挨着一片农田,阡陌纵横。此时积雪渐渐化冻,更添了几分寒意。
道士行至路旁卧石,便坐下歇脚,一边貌似不经意地回头问道:“这位道友,未请教名号?”
身后之人也悠然坐在他对面,应声道:“道业微末,身无功行,不敢自号。末学姓许名素,蒙祖师不弃,师承茅山上清派。敢问您是何方高士?”
“哦?上清?”那游方道士听闻,顿时来了兴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