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昔日横扫六合之后,之所以没有将六国权贵全部拿下,也是希望能恩威并施,尽可能稳住局势,争取更多时间吧?”
苏寒沉声道,
在一开始,他也和后世许多人一样,觉得始皇帝放过六国权贵是过于仁慈,是一大败笔。
可是真正和蒙毅王翦等人交流后,苏寒才明白,始皇帝许多时候也是逼不得已。
大秦军队确实是能征善战,六国军队加起来也不是对手,但是老秦之地毕竟只是昔日七国之一,人口不过数百万,
真正完全忠心还能打的老秦主力军,其实也就是三四十万而已。
这样的数量,看着很庞大,但要分散到几百个郡县,就有点不大够看,更别提主力实际都在北防匈奴,南征百越了。
也因此,在反复斟酌之后,为了维持住局势的安稳,始皇帝不仅将六国降卒编入各军作为辅助,在六国旧地也酌情任用了不少当地权贵担任重要职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始皇帝自然不可能对所有六国权贵大开杀戒,只能将他们的特权进行一定削减,罢黜为民迁居到咸阳周边,尽可能进行监视。
否则不只是原本六国之地会重新陷入动乱,老秦区域的官绅士族也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偌大的帝国,很有可能直接陷入崩溃。
也因此,大秦目前的局面,虽然明面是郡县制,但是在许多偏远区域,都在玩阳奉阴违曲解政令,真正掌握权柄的,还是当地抱团的士绅。
始皇帝不辞辛劳连续出巡,也是希望能更好震慑各郡官吏和背后的士族豪强,让咸阳城的威望更高一点,大秦社稷更稳固一点。
其中又以齐国的情况最为严重。
毕竟,当初的齐王建出城投降,虽然让大秦减少了许多伤亡,但也因此让齐地的权贵得到较好保存,阳奉阴违情况也最为严重。
即便是始皇帝御驾抵达临淄,郡县官府之中依旧有不少人私下给儒家通风报信,才让儒家如此之快就推出了免费借阅藏书的应对之策。
“先生既然知道这个问题,可有对策?”
始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喜意,
他之所以最喜欢听苏寒讲三国演义,就在于其无数的策略争雄表面下,深刻阐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朝廷一旦对地方制约能力不足,皇帝权利就会被一步步架空,直至陷入分裂。
别看三国各路诸侯叱咤风云,真正决定各地归属的其实还是世家氏族集团,以徐州为例子,无论换了多少个表面主人,真正把握徐州大权的还是陈登等世家。
曹操之所以对徐州大肆屠杀,除了为父报仇头之外,未必没有震慑士族的缘故。
以大秦的现状来说,那就是百万儒生之中,除了滥竽充数之辈外,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出自世家氏族,
最终通过考核成为朝廷官吏的,世家子弟比例也不会太少。
这群人,纵使才华横溢,但若是心思不完全在朝廷,始终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但比起以往,考核选取官吏的方式,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至少让寒门子弟中的有学之士,第一次有了比较通畅的登堂入室的渠道。
始皇帝为此苦恼许久,却始终没有良策,如今看到苏寒主动提起,心中顿时无比期待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