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郡,
“你们听说了吗,秦皇东巡车队抵达之后,将会在稷下学宫旧址建设一个天下最大的图书馆,只要登记下名字,就可以免费进去阅读!”
“真的假的?”
“官府告示都出了,还能有假?”
“对啊,我前天路过的时候,还看到那边在翻新,应当是没错了!”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里面能有多少书,万一就寥寥几本秦法,那可就没意思了!”
“管他的,这年头要借本书有多难你又不是不知道,试试总无妨!”
“也是,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几个临淄学子快步前往府衙打算亲眼看下公告,却看到前面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什么情况?”
“我们临淄应该没这么多读书人啊!”
“听口音,许多应该都不是本地的!”
“难道都是来等着来图书馆看书的?”
一干学子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难道你们还不知道,除了免费图书馆外,秦皇陛下,还向天下发布了招贤令!”
“无论出身,只要能通过朝廷的考核,就可以成为朝廷册封的学士,最差也能在县衙之中获得一官半职!”
“若是表现优异者,还可以直接进入郡府,甚至是咸阳博士馆和朝堂各部门担任要职!”
“而且不只是经史子集,其余诸如律法刑狱、纵横之道、辩论之术、兵书战策,甚至是机关巧术都在考核范围内,只要通过,朝廷都会为其安排职位!”
人群之中传来一阵兴奋的讨论声。
学子们顿时惊呆了,
虽然儒家一直在努力宣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但是想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其实也相当不容易的。
毕竟朝廷任用官吏主要还是采取举荐制,那些有资格的权臣肯定也是优先推荐门生故旧,寒门子弟必然是机会渺茫。
儒家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投靠儒家之后,不仅借书会方便许多,而且可以通过庞大的关系网谋取一个吏员的位置,虽然俸禄不高,但至少也不需要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
万一运气好,能够通过著书立作获得儒家高层赏识,跻身大儒之列,那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官绅士族待为宾。
至于登堂入室,成为卿,那可是大多数权贵都很难实现的辉煌,大部分寒门子弟根本就不敢奢望。
然而如今,大秦朝廷,却直接给所有人开通了一条通天大道!
无论出身,无论贵贱,只需要能在朝堂的考核中表现出色,就有机会直接登入官宦阶层,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随着而改变。
“我没听错吧?”
“这样的机会,居然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不,你没听错,我等寒门子弟的前程,终于来了!”
随着消息不断传来,整个齐地,整个大秦,都被彻底轰动了!
...
薛郡,
鲁县,
巍峨的孔府之内。
“诸位,对于秦皇在临淄宣传的免费图书馆和招贤令之事,你们如何看待?”
孔子九世孙,儒门掌教孔藂神色阴沉道,
之前从咸阳城和砀郡传来的消息,几乎是一路凯歌,孔藂甚至都已经做儒家成为大秦唯一学说之后,自己被封侯拜王的美梦了。
却没想到才半个月不到,从临淄郡传来的消息,忽然来了个大逆转,秦皇嬴政,直接连下两道圣旨,而且直接针对儒门赖以生存的读书人群体。
不难想象,一旦这两道圣旨传遍天下,那些原本就是因为利益投靠儒门的门人,肯定会有人动摇改投秦国朝廷,孔藂这个儒门掌教的声望和影响力,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