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一切外相皆为虚无,本来无树也无台,何须擦拭?

落满了尘埃的,终究是树和台,还是自己的心?

只要心中无尘,万物皆是无尘。

这境界,远高过李宕心刚才的那句禅理。

武当众人不禁高兴起来。

“没想到道济大师对禅理有如此高深的理解。”

不过,若是如此轻易就被击败了,李宕心也不会被称为无禅可参了。

李宕心嘴角含笑,继续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这番话说的是自己的本性,原来就是清净、不生不灭、圆满、坚定不移、可以产生万事万物的。

这一句,乃是李宕心顺着李修缘那句“无”的境界说下去。

从“无”的境界,生出一个“有”来。

这番境界又有所提高,此即为佛性。

武当的众人都心里一沉。

这样的境界,已经令他们的心里都是佩服不已了。

自问是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比对方的禅理境界更高一层,更深一层。

毕竟,对方都从“无”生“有”了,又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这样近乎无赖的禅理,道济又该做何回答?

李修缘并不在意,还喝了一口酒,晃晃悠悠的走向了眼前的瀑布山水。

潇洒肆意的喝了一口酒。

然后竟将手中的酒葫芦向天空一抛。

刹那间,空中凭空出现几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个画面。

一个小孩子站在青山碧水之间。

山静,水流。

孩子的目光里充满了好奇和未知,内心也是纯洁无瑕。

他的母亲蹲下身来,告诉他眼前不动的是“山”,他就认识了山。

远处会动的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相信“眼见为实”,认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的。

第二个画面。

孩子的年龄渐渐成长。

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在他的眼里,世界越来越复杂,不再是母亲所说的那么简单。

常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他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这时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第三个画面。

很多人在第二个境界走不出来,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回首过往,却发现想做的都没有做,想去的地方都没有去,抱憾终生。

不过,有些人却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大彻大悟。

不被外界和旁人干扰,无论其他人眼里的山和水是怎样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又能如何?

他们已经看尽人生百态,尝遍世间冷暖,方能活得潇洒自如。

和眼前这位道济大师,何其的相似?

原来,大师早在众生之。

李修缘收回了酒葫芦,苍穹画面缓缓消失。

他潇洒肆意的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番山山水水,已经不仅是佛理禅宗,而是连道法都概括其中。

武当的众人都陷入沉思。

李宕心知道,这番论道,是他输了。

但他心服口服,输得丝毫不冤。

……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