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韩春明和程建军的来信,杨玉坤忍不住揉了揉额头。
头疼啊。
以前韩春明和程建军给他写信,都是装在一个信封里。
而这次,俩人分别给他写了一封信,感情是闹矛盾了。
俩人闹矛盾的原因是因为韩春明要将粮票和钱分给其他村的知青,程建军不同意。
本来杨玉坤给他们寄的粮票和钱就不多,而他们知青点有十个人,本来就不够吃。
拿着杨玉坤给的粮票和钱去买粮食那天,碰到了几个在别的村插队的知青,一聊得知对方也是从帝都去的,跟他们一样也吃不饱。
这不。
韩春明就动了腌恻隐之心,说都是帝都去的,怎么也要帮一把,就把杨玉坤给的粮票和钱分了对方一半,还约好了农闲的时候一起出去讨饭。
两人就因此闹了矛盾。
“这事整的,这信让我怎么回呢?”
“头疼。”
这事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以韩春明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情并不奇怪,他就是这样的人。
也不能说程建军错了,更不能说他自私,因为粮票和钱本来就不多,分给别人就意味着他们要饿肚子,自然要先考虑自己人。
“先做晚饭吧,一会儿再回。”
杨玉坤并没有第一时间给韩春明和程建军回信,因为他没想到这信怎么回。
先做晚饭吃吧,等吃了晚饭,再好好斟酌一下该怎么回。
“杨玉坤,静天睡醒了吗?”
“没呢。”
“我先在静天回去了。”
“不在我这儿吃晚饭了?”
“回家吃,一会儿吃了晚饭再过来。”
徐静平去杨玉坤屋里把徐静天叫醒,带着她回了隔壁胡同。
吃过晚饭,杨玉坤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开始给韩春明和程建军写回信。
从俩人的性格,分别对俩人进行了劝解。
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哥们,一同离开帝都去三秦大地插队,不要因为这点事情伤了哥们情谊。
回信写好。
杨玉坤把攒下来的七十市斤全国通用粮票拿出来,往给韩春明和程建军的回信信封中各塞了三十五市斤和五十块钱。
为什么要分成两份,不装在一个信封里,还不是担心俩人会有什么其他想法,认为他跟谁关系好一点了,厚此薄彼了等等。
“小坤,吃了吗?”
“吃了,伯母,你吃了吗?”
“我也吃了,小五的信,你给我念念,再给他写封回信。”
杨玉坤把给韩春明和程建军的回信写好,封信封贴邮票。
这时,韩伯母拿了一封信过来,让他帮忙读一下。
“伯母,你想跟小五哥说什么,你说,我写。”
“就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用担心,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给韩伯母读完信,杨玉坤又帮韩伯母写了一首她口述的回信。
这好之后,杨玉坤拿着三封信去了胡同口,将信投进了邮筒中。
晚饭过后。
不少人在胡同口乘凉唠嗑,都是附近几条胡同的大爷大妈,杨玉坤也懒得去凑热闹,将信投出去之后就转身回了院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