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好些了吗?”
他细心地帮诸葛亮缓气好一会儿,总算见到诸葛亮喘了喘气,没再咳嗽了。
可是,诸葛亮的病情依旧不太乐观。
眸色微黯,他不厌其烦地劝道:“丞相,请多保重,莫要劳累了。”
诸葛亮闭目假寐片刻,没有答话。
叹了叹气,他像往常一样,决定盯着诸葛亮,直至诸葛亮自觉入睡。
偏偏诸葛亮缓过劲来,睁开双眼,状似无所谓的模样,又与他商讨了接下来的具体细节,末了才道:“尚早,呆会再休息。”
他面无表情道:“那好,伯约呆会再走!”
他守在一旁,盯着诸葛亮若无其事地拿起文书七、八本,仔细地翻阅和审批,后又拿出新的空白竹简,默默地写字,疑似又在书写生平之著作——
这次,他看见诸葛亮写的是有关「将苑之兵权篇」:
『夫兵之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於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短短近百字,诸葛亮涂涂改改,断断续续,写得气喘吁吁。
其内容也相当出彩。
令他感同身受。
更害他一不留神,看入迷了不说,还让诸葛亮又熬夜了!
他:“……”
回过神来,他一边弯下腰来,将那些竹简纸笔逐一拿开,一边小心翼翼地扶起诸葛亮,板脸道:“丞相,很晚了!!”
你真该就寝了。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自打他第一次强势地劝说诸葛亮后,他的动作就越发娴熟和自然,已能淡定地无视自身的一举一动委实失礼了。
幸好诸葛亮没有计较。
但也一副「左耳进,右耳出」的样子,更有甚者「我听进去了,但却依旧我行我素」,压根没把他的劝诫放在心上。
诸葛亮站起身来,轻轻地推了一下他,说道:“我这便回去歇息,你也早些准备,趁着天亮之前就出发罢!”
前往冀县要趁早,最好趁夜就前往,毕竟黑色是掩护,不易被魏军察觉。
点了点头,大道理他也明白,只是……朝诸葛亮拱了拱手,他正要退下,才走几步,又停了下来,转身道:
“丞相,关于魏将夏侯霸……”
他适时地欲言又止。
诸葛亮侧过脸来,询问:“伯约想建议甚么?”
垂下眼帘,他慎重道:“好不容易活捉魏军一员大将,还请丞相、陛下千万不要轻易地放走此人,好歹要等伯约带人从冀县返回之前——”
莫要忘了他赴往冀县的真正原因,是始于那封家信啊!
魏军敢设计他,他也不能不礼尚往来,是不?——横竖夏侯霸最终会被赎回魏国,区别在于早晚……倘若放早了,蜀军手里没了人质,魏军就不受挟制;反之,蜀军则能拿捏魏军,至少能保证魏军行动会有所顾忌!
再者,若他从冀县顺利地接回母亲,那封书信再被传遍到整个蜀国都城的大街小巷,其效果也将大大折扣——
他都亲自地探望母亲,并接母亲回蜀国了,哪里还有不孝之说呢?
诸葛亮颔首,自是也想到了这点,两眼弯弯,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你且去罢。”诸葛亮说,挥了一挥手中羽扇,仍不忘记地叮嘱道,“此去冀县,切记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我军最多只能拖住魏军两个月。”
“伯约明白!”他不由地深深注视诸葛亮,像是要把诸葛亮永远地记住似的,更是留意到诸葛亮的脸色灰白灰白,隐隐地透着……死气。
心下一沉,他不再多说甚么,转头就走。
目送姜维走出主帐,甚至不见其身影,诸葛亮终于感到胸口有一股气血汹涌翻腾,压都压不住,不禁地张口一吐——
噗!
诸葛亮吐出一口血来。
“丞、丞相!”拐角处,两名童子面带哭意,一左一右地跑上前来。
“晓英,晓月……”诸葛亮看着眼前的两名童子,毫不在意地擦去嘴角沾到的血迹,无力地说,“不许告诉旁人!我没事,还能撑得住。”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撑到……撑到……
撑到何时?
诸葛亮没能细想下去,只堪堪地补充一句「你们谨慎一些,若被别人瞧见,就说我困了,或是没睡好。尔等冷静,不许惊慌」后,便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两名童子轻呼一声,连忙地接住诸葛亮,并把诸葛亮扶好,躺去榻上,再悄悄地去找医师……
关于诸葛亮病重的消息,完全被诸葛亮本人捂得密不透风!哪怕有识之人察觉,亦不会料到诸葛亮……大约病到无力回天。
隐约地意识到自家丞相重病,只怕时日不多的姜维他心事重重,带上姜虎和姜豹这两名亲信,一起返回自个儿军帐,但在途中竟又遇见了魏延!
“魏、魏文长将军?”他抬头,望了一眼星空,依然望见夜星点点,赫然又是深夜时分……纳闷地,他问,“文长将军怎地还没睡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