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马摇头:“殿下,圣人早已将治国大道溶于儒家经典,只需效法古人,熟记儒家经典,勤于政务,便能安邦治国,何须您劳驾身心,亲力亲为,殿下,下次可切莫去做那农活!”
朱允炆听后万分失望。
因为他听到黄子澄齐泰两个人,居然希望他只是背诵那些个儒学经典。
而不是去与民间百姓接触,了解民间百姓的疾苦。
如果是之前,在东宫里边不曾出去过。
没有了解过百姓们种地有多辛苦。
没有了解过百姓交的赋税有多少,可能朱允炆还真的就相信了齐泰还有黄子澄两个人的话。
他甚至会相信只需要背好儒家经典。
只需要了解古儒家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就能够将大明王朝给治理好。
可是当他去了陈寒的庄园。
并且和那些个百姓们一起耕种之后,他才发现。
并不是如此,稼穑之艰,赋税之高,本身就压在了民间百姓身的几大重山。
而他又体会到了耕种之时的辛苦。
仅仅两个月,他的手便已粗糙发茧。
他被晒得黝黑,让所有人看到了之后都觉得心疼。
可是在陈寒的庄园里边的那些个百姓们觉得这是平常事。
顶着烈日,面对黄土,一点一点的将土里面的杂草清理干净。
一点一点的,将肥施到根苗处。
一点一点的将粪水从山坡之下挑到山坡之。
一点一点的忍受着恶臭去浇灌。
为的就是能够使地里的庄家,多长出一点来,使自己能够糊口。
而在陈寒的庄园里边。
他和那些个百姓们聊天才发现。
陈寒这里做的事情还算是比较不错了。
因为他们种庄稼不仅能得到粮食,还能够得到一点工钱。
他们都称呼陈寒为公子,觉得能得到工钱是公子的赏赐。
所以这些百姓即使在烈日之下如此辛苦,还是对陈寒报以感激之心。
由此可见外界的百姓过的日子那是什么样的。
即使如今自己的皇爷爷洪武大帝算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然而治下的百姓,依旧是这般的艰辛。
可想而知,外面的那些个百姓们,又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惨况。
但是呢黄子澄和齐泰两个人,身为自己的东宫师傅。
不仅不去教会自己如何体察民情。
却在这里告诉自己。
千万不要去了解所谓的民间疾苦。
不要去跟百姓在一块,他突然想起来。
陈寒说过的这些个儒学大家们,根本不是为了那你了解民间疾苦。
而就是纯粹的想,让你成为一个无知无能的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