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耀怎么也没想到,交给叶天练手的案子,居然会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让叶天直接剿灭了一个有组织犯罪团伙。
没错,按照严格定义来说,恒达公司那级别根本够不社团级别,顶多就是有组织犯罪。要是拿恒达和洪兴类比的话,洪兴相当于食材丰富品种多样的大饭店,恒达最多只能算是在饭店门口卖牛杂的摊贩。
但不管哪一种,对于港岛来说都是毒瘤,黄炳耀对叶天做出的答卷很是满意。
“阿天,这次的案子你办的很不错,我希望你以后能再接再厉,将这些渣滓全都扫清!”
可被夸赞的叶天,脸并没多少喜色,反倒有些凝重。
“怎么了,你是有什么心事吗?”黄炳耀好奇道。
“署长,有件事儿我想了很久,不知当讲不当讲。”叶天道。
“什么事?”
“您觉得咱们警队应该怎么处理社团问题?”
“还能怎样处理,当然是抓住一个消灭一个,坚决不留半点余地!”黄炳耀掷地有声道。
叶天闻言,摇了摇头,“署长,恕我直言,您的想法有些太过于理想化了,在我处理恒达案子时,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些有组织犯罪团伙,从中发现了些很有意思的数据。”
“港岛社团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世纪末,当时成立的初衷只是为了反抗白皮佬的压迫,第一个成规模社团便是‘和’字头,现在港岛所有的和字头,都是从那个社团繁衍分裂而来。后来从北方大国撤下的溃军,又在本港成立了号码帮,洪兴等社团……”
“六十年代时,社团达到鼎盛时期,单一社团规模动辄四五万成员,港府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三合会,通过紧急法案将六百多名社团大佬驱逐出境,并严密监控一万余名社团骨干成员,耗费的人力物力可谓不少……”
“但是,社团只在被打击初期有所收敛,之后便很快适应了警队的行事规则,做事更加不容易被抓住马脚。咱们越打击他们的规模反倒越大,时至今日,全港约有三十多万社团成员,等于每二十个港人中就有一名加入了社团,这数据放眼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这番话,让黄炳耀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港岛的社团问题,不知道被国际社会诟病过多少次,港府为了打击这些犯罪分子也花了不少力气,甚至还推出了“洗脱三合会会籍计划”,为那些有意离开或已经离开社团的人提供合法身份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努力,怎么打击,怎么宣传,都没法彻底铲除这些毒瘤。
其实他们都明白症结在哪里,港岛就这么大,就业机会少的可怜,其中高薪职业还都被洋大人把持着。年轻人想要讨生活只能出卖力气,但那些工作岗位往往又都是鱼龙混杂之地,想要不被欺负就只能抱团。
时至今日,抱团范围也从最早的码头力工,黄包车车夫等行业延伸至餐饮娱乐,公共交通,鱼商菜贩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如今港岛的各行各业百分八十都有社团身影。
很多人参加社团,并不是想要作奸犯科欺负人,纯粹因为没得选,想好好工作就必须要有这层身份保护,不然连一份养家糊口的活都找不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