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德意志,甚至无法吸引欧洲移民的情况下南德意志王国也就无法复刻东非的成功经验,更别提南德意志的其他条件也比东非差的多。
而且,南德意志王国的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开发和变现的能力也差很多,东非当初能够快速积累初始发展资金,很大程度在于恩斯特知道东非很多矿产的大致分布情况。
所以,东非的早期矿产资源勘探可以说是半开卷考试,在恩斯特圈定的大致范围内,再从欧洲雇佣专业的矿产勘探人员,很容易就找到一些规模可观的矿山,最典型的就是加丹加高原的铜矿。
而具体到南德意志王国,那就是恩斯特过去也无能为力,毕竟恩斯特前世工作范围集中在东非和南非国家。
总而言之,南德意志王国很难复刻东非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很难摆脱东非的影响。
随后,弗里德里希在和路德维希一世寒暄了几句之后,继续自己的接待工作。
这次参加东非主导所谓国际会议的国家和地区总共只有六个,分别是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南德意志王国,达尔富尔地区,阿比西尼亚帝国。
其中,意大利方面主要是红海殖民地,比利时方面是刚果殖民地,西班牙的则是西属几内亚,达尔富尔政府是东非扶持的傀儡政权,而南德意志王国和阿比西尼亚帝国和东非关系也比较密切。
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位于东非周边,而这次所谓国际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建立东南非共同市场组织。
上午九点,会议正式开启。
主持会议的依旧是弗里德里希皇储,这让其他参会各国嗅到了东非国内的一些政治信号,那就是如今弗里德里希皇储可能像奥匈帝国的鲁道夫皇储一样,开始越来越多的接触和展开政务工作。
弗里德里希皇储开口道:“这次由东非将诸位请来,我想大致的情况你们也应该清楚了,那就是加强东部和南部非洲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从而建立东南非共同市场,实现各国间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所谓的东南非共同市场就目前的参与国和地区来看,确实有些寒酸,毕竟加上东非这个主导者也才七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就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就占到了非洲一半的面积还多,且在非洲的总人口接近一亿八千万。
而弗里德里希说道:“就目前我们各国的人口发展情况来看,再过几年东南非共同市场,将会是一个人口超过两亿的世界级大市场,未来区域内人口甚至可能超过三亿。”
“而我们东非主持构建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加强区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就比如说比属刚果和阿比西尼亚帝国都是区域内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但是两者间几乎没有什么经济和贸易的往来。”
“而在共同市场内,双方就可以借助这个新的平台,从而产生交集,比利时的技术,资金可以流向阿比西尼亚帝国,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矿产,农产品也能寻找到新的销路。”
在此前,比属刚果,南德意志王国,阿比西尼亚帝国,意大利红海殖民地,还有东非扶持的达尔富尔地区,基本上没有交集。
现在东南非共同市场的提出,就能把他们统筹到一个框架内,刺激地区间的交流和发展。
而东非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是方便东非整合区域内的资源,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东非重要的邻居,更直白点说,这些地区就是东非的后院,所以整合这个后院对于东非而言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这个共同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刺激东非经济最薄弱的北方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首先要人员和资源流动起来,而上述国家和地区都和东非北方接壤。
阿比西尼亚帝国和红海殖民地位于东非北方的东部,达尔富尔在更靠北的位置,而其他三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南德意志王国,比属刚果,西属几内亚倾向于西部。
如果他们之间的贸易加强,必然会刺激东非北部经济的发展,因为东非北方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心位置。
毕竟他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只能通过东非北部的陆地交通系统来实现。
所以,弗里德里希说道:“借助帝国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尤其我们正在推行的泛东南非铁路网,这解决了各国间交通不便的问题。”
“这样一来,更是可以打通从红海到几内亚湾之间的陆地商贸和联络通道,极大加强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交流的便利性。”
“有利于,各国进一步开拓各自的市场范围,就比如南德意志王国,它处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这有利于和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往来,但是和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交流并不方便,而在加入共同市场之后可以借助我们东非的铁路,把商品通过铁路,公路输送到非洲东部的港口,再出口到更多的国家。”
“共同市场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盘活市场,做大蛋糕,从而加强我们各国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能力,在这个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一战因为东非和美国等域外国家的干扰,这导致欧洲大陆和整体世界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全球市场的蛋糕,并没有因为一战这场空前的战争而重新分配。
所以,各国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尖锐,只不过如今欧洲各个大国,暂时没有再发动一次世界大战的精力和能力,所以只能继续维持旧秩序的运行。
而这就造成一个后果,就像电子产品的系统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一样,产品的功能运行就会出现卡顿,反映在国际商业和贸易上,就是各国之间相互下绊子,从而影响世界市场的正常运作。
具体表现就是战后,原本各国建立的关税壁垒不仅没有打破,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国际贸易萎缩,全球经济萎靡。
过去欧洲各国还能通过殖民地扩张来缓解这些问题,但是上个世纪末,全球基本已经被瓜分殆尽,这套办法显然已经变得有些过时了。
当然,如果通过战争手段,抢夺别人的殖民地和市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一战就是这种方案的结果,在域外国家的捣乱下,欧洲两大利益集团只是进行了一次平白的内耗,只有东非和美国,日本这些非欧洲的域外强国占到了便宜。
而这也导致欧洲的大国在战后对美国和东非恨的牙痒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