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知道大事不妙,当即率军想退回洛阳。
张巡却在叛军的举动中猜到了安禄山的下一步举动。
安禄山刚刚率军撤退,张巡就领着全部兵马斩关而出,一路追击安禄山。
叛军想反击,却被打出了熟练度的燧发枪手打得望风而逃。
追击路,安禄山连设三道陷阱,皆被张巡识破,三战三捷。
最后安禄山只带了不到两千骑兵回到洛阳。
然而留守洛阳的部将田承嗣直接打起了唐军大旗,把安禄山关在了城外。
这下子差点没把安禄山气死。
安禄山还准备往河北逃跑时,就被南霁云率领的五百精骑赶了。
一场血战之后,南霁云走马生擒三百斤重的安禄山。
随后,借着大胜之势,唐军南北夹击,先后逼降了十几万叛兵,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即把大唐境内的叛军消灭一空。
正如后人对安史叛乱的复盘,没有李隆基一连串的骚操作,如重用宦官,如临阵斩杀大将,安史之乱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内平定。
就像这一次,重新变得英明神武的李隆基连安西都护府的精兵都没用,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虽然给大唐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却没有伤筋断骨。
李隆基也一改沉迷女色的毛病,精心理政。
他开创的大唐盛世仍在继续。
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率兵赶到长安时,正好碰南霁云押着安禄山回城献俘。
虽然安西精兵白跑了一趟,一点战功也没立,但李隆基还是看到了他们的忠心。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李隆基不敢再让哥舒翰高仙芝这些成名已久的大将继续领兵,来了一个明升暗降,把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封为国公,然后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让他们在京城安心养老。
同时把文武双全的张巡派到幽州,担当新的节度使。让颜杲卿担任范阳节度使。让李光弼担任朔方节度使。
又把郭子仪提拔为安西节度使,李嗣业副之,平乱之中大出风头的雷万春南霁云担任大将,歇息一段时间后,再度出兵安西。
至于那些势穷时才投降的叛军将领,除了几个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与安禄山史思明严庄一起凌迟处死,其他的也都逃过了死罪,被发配到安西军中担当选锋军了。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