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策道:“对,是这样的,可他们却依旧不想按照天子的旨意去走,一部分人是为了自己利益考量,或许他们和东南大商贾有利益纠结。”
“另一部分人未必不是真的对未来的担忧。”
“未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你觉得这件事有利,但旁人也会担忧这件事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唔,我手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同时松手,你觉得谁会先落地?”
朱厚照道:“当然是大的了。”
苏策道:“我说是两个一起落地。”
“怎么可能?肯定是大的先落地。”
苏策微笑道:“是呀,你看,同一件事,我们两个都有不同的看法,都会产生分歧,国家的治国大事,不比我们这个重要的多么?别人有不同的想法,也是实属正常不过。”
苏策将手中两个铁球一起松开。
唰。
一大一小,竟在朱厚照惊愕的眼神中同时落地了。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苏策给朱厚照灌输的概念,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结果导向’。
朱厚照不服气的道:“那难倒就不能开市舶司了吗?每一次倭奴登陆东南,浙东百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咱大明哪能一直这么窝囊啊!!!”
苏策摇头道:“你只要辩论过对方,将对方说的心服口服了,不就能开了么?”
朱厚照唉声叹息道:“可我不知道怎么反驳。”
苏策道:“你说说看,对方用什么理由反对开市舶司。”
朱厚照赶紧将今日朝堂左都御史和兵部尚书的话重复给苏策听。
苏策听后,点点头。
他早就知道朝廷的那群老狐狸会以什么借口来搪塞皇权。
无外乎就是祖宗成法和孝道。
苏策对朱厚照道:“太祖实录其实是没有‘片板不得入海’的说法的,那是后人对洪武四年第一道禁海谕令的通俗解释。”
“洪武四年,‘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十七年‘派信国公汤和巡视浙闽,禁民入海捕鱼。’二十三年,‘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以国朝金银、铜钱、火药、兵器等物不许出番。’二十七年,‘敢有私下诸番互市悉治重法。”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朱厚照嘴巴张开的如同乳燕一般。
这是洪武实录啊,洪武朝的历史是太宗文皇帝(朱棣)朝修的。
一篇实录里面涵盖了多少文字,这些古文繁多难理解。
可现在,苏策居然就这么不缓不慢的背出来了。
天啊,他好厉害啊!要是我在群臣面前这么闲情逸致的背出来太祖实录,还不惊掉他们的眼珠子?
苏策看着呆滞的朱厚照,问道:“你听出变化来了吗?”
朱厚照:?
“啊?什么啊?”
苏策反问道:“洪武四年是‘禁止出海’,十四年是‘私通外国’。你觉得这两个谁更严格?”
朱厚照道:“当然是第一个啊,第一个是压根不能出海,第二个没说不能出海,只是说不能和外国勾结私通。”
额,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呆呆的看着依旧面色平淡的苏策。
.........
ps:求鲜花,求评价月票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