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这傅高义确实也是胸中有些东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给予了有力的反驳,周围传来一声声叫好。

说完,他看着苏承泽,神色中藏着一丝自得。

傅高义的话,让人挑不出毛病。

他先是例举前两朝出身科举的名臣,来证明科举的有效性,再引用圣人语录,来为他的为官之道的理论知识做背书。

这一套说辞,朱元璋听完后也是点了点头。

哪怕朱元璋自己心中对这传承近千年的科举取仕制度有些不满意,但饶是他也找不出可以反驳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反对科举那就是要和天下的读书人作对了。

这些个酸臭腐儒,治世的本事没有,骂人、扣帽子的本领那是一套一套的。

朱元璋看着苏承泽摇了摇头,此时他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由之前的盛怒转变到了有些惋惜。

这苏承泽的言论其实甚合他的心意,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斗不过这天下学子。

而苏承泽在听完了傅高义的高谈阔论之后,却是淡然一笑。

没有多做思考,直接开口问道:“敢问傅大人,你可知如今年月,米粮多少银子一石?”

傅高义摇头。

苏承泽接着问道:“那你可知麻布多少银子一匹?”

傅高义还是摇头。

苏承泽接着问道:“那你可知寻常百姓家,年入多少两银子?多少银子才能养活一个人?”

傅高义又一次的摇了摇头,随后反问道:“你问这些干什么,这些问题与我们所谈为官之道又有何想干。”

苏承泽闻言轻笑几声,摇了摇头。

不但是他,朱元璋在一边听到苏承泽的话后也是摇了摇头,看向傅高义的眼神满是失望。

他不是对傅高义这个人的失望,而是对赴京赶考的考生群体的失望。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科举层面迎来的还是这些对民生一窍不通的腐儒。

满嘴的之乎者也、仁义道德,但是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却是一无所知。

这样的人放下去为官,主政一方,可想而知会有怎样的结果。

苏承泽到现在的所有言论,却越来越让朱元璋关注了起来。

与朱元璋一样关注苏承泽的,还有朱标太子。

而苏承泽对这两位站在大明朝巅峰的男人却没有在意,他看向傅高义,觉得这人还真是不要脸。

怪不得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喜欢读书人。

如果天下的读书人都是这副嘴脸,那还真是招人嫌。

本想直接爆粗口的苏承泽还是生生忍住了。

他开口讥笑着说道:

“我方才叫你一声傅大人,你还真敢答应。”

“要知道,你现在还不是大明朝的官员!”

“论为官,汝配乎?”

...

..................................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