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这些孩子能以一敌百?你们不会真的想让孩子战场吧?”
朱棣根本不信黄蓉说的,让孩子以一敌百,纯属胡扯。
而且老人妇孺,了战场,那都是累赘,不拖累大军都是好事,还想让孩子帮忙,实在是笑话。
黄蓉面容淡定,说道:
“夫君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平凉城处于四战之地,本身就不是很安全。”
“北有胡虏,虽然跟蒙古人订有合约,但是蒙古人如同狼一般的凶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撕毁和约,带兵南下。”
“西有西域诸国,这些人同样眼馋平凉城的富庶,自从夫君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这些西域诸国,就一直对平凉城虎视眈眈。”
“南面则是大明,朝廷如今对削藩势在必行,不知道多久战争就会降临在平凉城。”
“而东边则是大片的戈壁,与荒漠,根本是无路可退。”
“平凉城无险可守,无人可依,能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王爷要让全民皆兵,就算是小孩子,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也要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家人。”
“这是夫君给每一个平凉城灌输的一种理念,只有众志成城,才会有如今平凉城的繁华。”
朱棣震惊于黄蓉的这番言论,没想到老十四竟然如此有远见。
不仅是削藩,即便是对未来平凉城的规划,也是心存忧患,怪不得老十四能走到这一步。
但是旁边的燕王妃,看着眼前孩子辛苦的打拳,不禁有些心疼的说道:
“他们毕竟是小孩子,打仗是大人的事情,没有必要让他们现在就吃这份苦吧。”
朱襄则是站出来说道:
“正是因为他们是孩子,才要从小就要灌输这样的理念,要不然等他们长大了就晚了。”
“到了那时他们的筋骨就会定型,再要去练武,可能就已经晚了。”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
“父王曾说,思想要从娃娃抓起。”
“如果不在孩童时期就给他们灌输忧患的意识,他们就会理所当然的享受平凉城现有的一切。”
“当他们满足于现状,那平凉城也就止步于此,开始腐化堕落,最终走向灭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朱棣没想到朱襄竟然能说出这番话,实在是太让他刮目相看。
即便是出自朱瑛之口,但是现在说出来却更为震撼。
因为朱襄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能有这种意识,说明平凉城年青一代的素质。
如果平凉城的小孩子都是接受这种教育,那平凉城的未来,至少还能再繁荣三代之久。
未来可期。
朱襄说完,见朱棣没有说话,又填了一句,说道:
“而且不要小看小孩子,你还不一定能打得过小孩子!”
看着朱襄挑衅的眼神,斗志昂扬的精神,朱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昨天没有分出胜负,今日正好来一分高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