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让他出乎意料的是,现在宋朝的钢铁产量超乎了他的想象,这显然是一个有机会,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的契机。
大宋去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了十五万吨左右。
一世赵桓蹲马桶的时候忘记带纸,刚好有一本历史书所在,在擦屁股的时候就瞥见了十八世纪的英国,大概也就是1817年左右的时候,一年生产的钢铁也才七八万吨的样子。
那些基佬可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基佬。
没想到这宋朝的炼钢业居然已经发展的这么快了,也有个原因,宋朝比英国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说了好消息,自然也会有坏消息,那就是国库的税收已经达到了警戒线,再不控制的话,财政赤字就是一个大窟窿,更何况现在前方还在打仗,每时每刻都在烧钱。
特么的,这些钱都被赵佶和他那帮该死的奸臣全部给霍霍完了。
摆在赵桓面前的难题有好几个,主要的就是外患,其次就是现在的大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第三个就是要如何去发展科技。
然而这三点其中又与传统文化这个因素紧密结合,宋朝是儒家文化最为昌盛的时代,比之汉唐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官的强大导致了整个国家弱鸡不堪,这才引发了外患。
而在北宋末年这段时间,政治的腐败也更加导致了财政危机。
因为儒家的文化太过强悍,想要发展科技就必须要解决这些传统文化,在这些文官的眼中,除了读正儿八经的圣贤之书以外,其他的那些被称为奇淫技巧的东西通通都被压制。
以前的汉唐虽然尊崇儒学,但都是外儒内法,不像宋朝一样,内外都是儒学,至于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赵桓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干死孔家店,弄死整个大宋的腐儒,就算不弄死,拉去修桥铺路也是好的,随后就是要调整宋朝的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积极发展商业,然后大力鼓动创新,有钱了砸钱搞研究。
虽然完成这些目标不知道要经历多长时间,但赵桓的心中清楚,他必须要掌握两股势力,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军队,要牢牢的把握在手中,其次是底层的劳动人民。
只有将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才能够大刀阔斧的开始一系列改革,只要能获取劳动人民的支持,他这个皇帝才能坐得稳。
赵桓之所以想要这么做,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要将华夏的边患斩草除根。
整个华夏文明的走位操作实在是有些骚,本来在历史很多个时代都可以搞工业化,搞商业,搞科技,但是踏马的除了来自内部巨大的阻力以外。,周围外患崛起也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
就说当下的宋朝,不管是商业还是科技,其实发展的已经很不错了,刨开贪腐和军队垃圾以外,治国的方式也比之前的朝代文明了很多,至少大宋数百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位暴君,但是北边就很不安分,踏马的是一点道义都不讲,只要到了冬天冷下来了,就踏马来来宋朝抢东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