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海运,但奈何市舶司现在无人能够主持大局。”
赵构听闻此言,微微一愣,皇帝什么时候关心过海运了?以前自己当太子的时候难道不是只知道在家节约粮食,其他什么都不会想的吗?
“我是想让康王前往杭州,去主持海运大局,不知九弟愿否?”
赵构此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只是好心好意的来送个人参,没想到把自己给送到杭州去了,还去负责搞海运。
这个皇帝的思维这么跳脱的吗,再说了,现在是关心海运的时候吗,难道不是应该关心金贼什么时候才能打过来吗?
不过赵构对海运之前也是有所关注的,在他看来,海运也是大宋的致富之路,他却不知道赵桓有更长远的打算。
赵桓的心中很清楚,这看似无比繁华的宋朝实际已经千疮百孔,最致命的一点是经济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后世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做财政赤字严重。
要是放在平常年间还可以慢慢调理过来,但现在正在和金国打仗,如果国库空虚没钱可用,最终的结果也只能亡国。
即便是现如今种类繁多的苛捐杂税,也只不过能缓解一时的国库空虚,可谓是饮鸩止渴。
和金贼的战争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打完的,如果战争拖拉可能需要持续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现在百姓为了支持政府打仗,税被征收的多一点,虽然心中有怨气,但也表现的不太明显,一旦长此累月的发展下去,百姓的钱包被搜刮干净了,估计到时候赵桓就能学学大明朝的崇祯皇帝一样找一颗歪脖子树,把自己挂起来.。
要想保证眼前的经济.,保证国家的运转,除了清除大宋的公务员蛀虫以外,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
搞外贸就是一种赚钱的方式,毕竟这里的瓷器茶叶运往欧洲,那可是等同于黄金的。
宋朝的造船技术也算是世界的顶尖,在赵匡胤当朝的时候,就已经在沿海设立了三大市舶司,要是不拿来发展航运可就太浪费了。
至于节流就好办多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降工资外加裁员,大宋的官员体系确实有些臃肿。
而且在这个时代,官员的工资是最高的,你要问高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比明朝的官员高几十倍,里面还不算各种的补贴,还有员工福利。
如果这些政策一旦执行下去,恐怕那些官员一个个的都要跳脚了吧,.愿意跳就跳吧,谁要是敢当出头鸟就一刀剁了他,都要亡国了,还能惯着这帮腐儒不成。
至于动乱会产生影响谁怕谁啊,伟人就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天底下想当官的人比比皆是,就算是全杀了,只要一纸诏令,有的是大把的读书人挤破了脑袋来应聘。
本章已完 m.3qdu.com